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

劉福通瘋了一般,大肆殺戮。

那些大宋忠良,歸附過來的文官,還在汴梁城中的豪門大戶……沒人能夠幸免,哪怕是元軍攻城最緊急的時候,也沒有死得這麽慘。

斯文元氣,大宋文脈,此時此刻,遭到了浩劫。

元廷都沒做到的事情,居然讓劉福通給做到了。

著實是罪孽深重,天理不容!

至於大明,為什麽要如此扭捏遲疑?

怎麽就什麽事情都不做?

你們不是要恢復中華嗎?

沒有我們這些鴻儒大家,誰幫你教化天下,恢復中華啊?

不過說起來,這些人的想法還是冤枉了鄭遇春,他還是做了些事情的,比如給城裏送了一百車生石灰……天氣越來越熱了,可要處理妥當,不然發生瘟疫可就不好了。

……

“這個鄭遇春,還挺聰明的,居然幫咱們除掉了一個禍患。”朱元璋笑呵呵道:“他該重賞啊!”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心說要是重賞鄭遇春,那不是鼓勵所有官吏學“漢弗萊”嗎!那未來大明可就熱鬧了。

“主公,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明著賞了……如果主公舍得,不如把主公織的毛衣送給鄭遇春一件吧?”

“送給他毛衣?”

老朱愣住了,有點不好意思,“咱,咱織的不一定合身。”

“放心吧,主公織多大,鄭遇春就能穿多大,臣這就讓人送過去,鄭遇春保證滿意的。”

豈止是滿意?

簡直要謝謝張希孟的八輩祖宗……這個賞賜可太牛了。

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那也是代表皇命而已。

可是這個毛衣,那是老朱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放在家裏頭,都能當傳家寶留著,要不了幾十年,就是大明特級國寶文物了。

絕對比免死金牌值錢多了,也安全多了。

說完了鄭遇春的事情,朱元璋又想起了劉福通,略微感嘆便道:“能在臨死之前悔悟,也不算太晚。只是想起當初,他和咱談論天下豪傑,還以為英雄自詡,轉眼十來年,他卻要走了,咱這心還空落落的。”

張希孟微微沉吟,這才道:“劉福通十年反元,三路北伐,立下了赫赫大功,確乎不該讓他這麽死了。要是能網開一面,把他送去高麗,或者其他地方,照顧韓林兒也好。”

“哈哈哈哈!”老朱突然大笑,“先生想的是不錯,只可惜做不到啊!”

張希孟微微皺眉頭,難道說老朱不想放過劉福通,必須要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不對,這不是老朱的風格,至少不是當下老朱的風格……“主公,是擔心劉福通,不願意低頭?寧折不屈?”

朱元璋微微頷首,“既然劉福通能說出那種天下英雄,只有咱和他的話,他就不會向咱低頭了。他把亂七八糟的人殺個幹凈,然後自己瀟灑一死,至少在他看來,就是楚霸王一般的英雄,死而無憾了。”

張希孟沉吟了片刻,深以為然。

這才是率先去起兵抗元,三路北伐,幾乎滅亡大元的劉福通能幹出來的事情。

大丈夫生得清白,死得幹脆。

說什麽和小明王一起,被人沉入江中淹死的說法,似乎值得推敲……相比較而言,張希孟更願意接受劉福通在安豐戰死的說法。

大英雄該有大英雄的死法。

“主公,既然劉福通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如主公給他寫點什麽吧!”

朱元璋微微一怔,“先生似乎比咱會寫啊?”

張希孟笑道:“臣能寫悼詞,那是等劉福通死後的。在他生前,似乎更願意得到主公的評價,不管怎麽說,劉福通也是把主公視作對手的,你們才並駕齊驅啊!”

老朱聽到這話,還挺欣慰的。

只是要寫什麽,老朱一時還吃不準……他再三沉吟,提起筆,醞釀了許久,才寫下一行字:

首義驚天下。

老朱寫完之後,看了眼張希孟,直接張希孟給他豎了個大拇指。朱元璋心情大好,隨即寫下第二句:豪氣震古今。

寫完之後,老朱笑道:“先生以為如何?”

張希孟點了點頭,“當年劉福通追隨韓山童舉事,最先舉起這一輪紅巾起義的大旗,當得起首義二字,三路北伐,氣貫長虹,確實是空前的。主公這兩句算是對劉福通最好的贊許了。只是要不了多久,真正更大規模的北伐就會到來,那時候才是普天同慶,再造華夏的時刻!”

張希孟信心滿滿道,再也沒有任何遲疑。

就在徐達攻克儀封,常遇春驅兵開封之時,整個戰場的形勢再度為之一變。

察罕帖木兒已經將中軍退縮到了黃河以北的懷慶。

同時在鄭州、滎陽、鞏縣、洛陽之間,層層設防,阻擋明軍,尤其是防止南陽明軍和東線明軍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