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

張希孟同各路文武商議妥當之後,這才又向朱元璋匯報了情況,雖然平時李善長更多擔負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任務,但事關軍務,他確實不敢隨便插手。

對於李善長來說,他更多的只是負責準備好充足的糧草輜重,當好奶媽的角色,真正的決策權,並不在他的手裏。

只不過這一次張希孟倒是很認真請教李善長,兩個人坐在一起,仔細商議。

而且在正式議論之前,張希孟還把自己的兒子張庶寧抱來,給李善長瞧瞧。

老李是眉開眼笑,抓著小手,看了又看,然後又掏出一個赤金的長命鎖,掛在了小家夥的脖子上。

只是這個赤金,就很有講究。

其實赤金並不是足金,而是有些發紅的金子,據說裏面是混了些鐵元素,如此有些偏紅。偏偏國人喜歡紅色,因此在婚慶喜事上,喜歡用赤金裝飾,更勝黃金。

李善長特意給張家小公子準備了赤金長命鎖,自然是早有準備。

“張相,我也不瞞著你,我家那個小子在嶺南,把生意做得不小。現在我家裏的生活也算是不錯。到了現在,我不敢說功成名就,也能青史留名。我現在只想著輔佐上位,成就霸業,然後功成身退,頤養天年。”

李善長盯著張希孟的眼眸,掏心掏肺道:“請張相務必明察,老夫確實沒有別的心思。”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李兄,你這也未免太小心了吧,我還能查到你的頭上不成?”

“不!”李善長堅決搖頭,而是認真道:“這一次大舉北伐,席卷天下,多路出兵,不免疏忽。我是一心維持,可若是有疏漏之處,還請張相不要客氣,斷然殺之就是,用不著顧及我的面子,我也斷然不會包庇這幫東西。”

張希孟微微沉吟,李善長的這個表態很有意思。

其實歷來大舉用兵,都會出現虧空,糧草不濟,什麽火燒倉庫的事情,也不稀奇。

縱觀明軍的歷次大戰,每次打完,都會有官吏牽扯進去,被老朱斷然除掉。李善長跟這幫人有沒有牽連很難說,但是老李整體的後勤工作,能做到九十五分以上。

這個內政水平,完全媲美蕭何。

有大功在身,又沒有確鑿證據,說實話,還真沒人能撼動李善長的位置。

明明用不著擔心,老李卻提前跟自己打招呼,難道他預見了,會出大事?

張希孟腦筋轉動,隨即笑道:“李兄,上一次決戰中原,已經是消耗光了朝廷的庫存,雖然地盤增加了不少,但是中原和山東,都飽經戰亂之苦,如今想要自給自足尚且困難。雖然又增加了蘇州等富庶所在,可這些地方的糧食還不夠自己吃,需要從外面調動。”

“如此看來,我們只有過去一年積累的糧食,論起底子,還不如前面厚。但是多路出兵,又要攻擊大都,路途遙遠,耗損倍增。這麽算下來,這時候北伐,確實有勞民傷財之嫌。湯和、徐達、馮國用,他們這些人皆曰可戰,唯獨你李相公,管著大明的荷包,米袋子,你是最難的!著實不容易啊!”

人生貴在知己,張希孟的這番話全都說到了李善長的心坎上。哪怕他們倆有多少齟齬,此刻的老李也是把張希孟當成了好朋友。

說起來李善長比張希孟還要可憐,張希孟尚且能和劉伯溫等人做朋友,跟朱升開誠布公。但是李善長身邊,除了部下之外,就當真沒誰能交心了。

“張相,其實我有些想不通,咱們為什麽不能等兩年,待到府庫豐盈,然後再大舉北伐,橫掃天下,這樣豈不是更加穩妥?”

張希孟微微一笑,“李兄所想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當下時機難得。北伐大業,幾十萬兵馬調動,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耗損巨大。我們除了算自己的賬,還要算敵人的賬。而且如果能一戰成功,那是最好,若是遷延時日,變成了持久戰,這事情就不妙了。”

李善長低著頭思索半晌,遲疑道:“張相,你的意思,咱們現在能兵不血刃,迅速獲勝?”

張希孟一笑,“歷來統一天下都是打出來的,指望著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不現實的。但是這個仗打多長時間,消耗多少,卻是可以控制的。”

李善長心中震動,不由得上身前傾,請教道:“張相,你能說得仔細一點不?”

張希孟笑道:“在對付張士誠之前,就已經準備拿下福建,陳友定是個煮熟的鴨子。如今方國珍很快返回,廖永忠,俞通海,他們的水師訓練很久了,只要兩軍合一,千艘戰船,立刻就封鎖海面!隨後以十萬大軍,撼天動地而來。主公又派遣張士誠作為使者,陳友定有七成可能,會直接投降。剩下的三成,也是稍作抵抗,然後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