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

“李先生,你這一招,南北輪換。當真是用心良苦,立意甚妙。過去總有人說你不如張先生,其實咱心裏清楚,你和張相,各有千秋。如今天下漸漸太平,內政重擔,超過軍務。有些事情上,咱更要仰賴你的智慧啊!”

天可憐見,多少年了,終於從朱元璋的嘴裏說出贊嘆自己的話了……李善長頓覺死而無憾,恨不得立刻替老朱沖鋒陷陣,神擋殺神。

只是李善長沒有注意到,朱元璋臉上那一絲似有若無的笑。

而幾乎與此同時,好幾位尚書重臣都暗暗搖頭。

自此之後,李相公只是天子爪牙鷹犬罷了,根本照顧不了大家夥,還需要尋找合適的人才行。

胡惟庸,楊憲,同時身軀一振,兩個人似乎窺見了機會。

大明這個朝局,十分有趣。

朱元璋英明神武,高高在上。

從老朱這裏,拿不到什麽好處,除非為國效力,論功行賞。

人家開國天子,也用不著順著下面的人。

僅憑老朱一個,就可以對抗所有官吏。

而另一邊,張希孟不群不黨,專心他的學術,從最頂層構建大明的未來。

這倆人都屬於超然物外,各管一攤,偶爾合作的狀態。

他們之下,可以拿出來分配的利益就不多了,這也是李善長這個首相的權柄所在。

而李善長一旦徹底追隨天子,成了朱元璋的鷹犬,那麽意味著留給朝臣的東西,就著實是太少了,少到了大家夥無法忍受。

對於群臣來說,朱元璋和張希孟是他們暫時沒辦法處理的,而李善長就相對容易一些,把這位搞下去,另外推舉一個更能照顧群臣的人上去,讓他擔任丞相,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說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禮部陶凱就那麽願意觸怒龍顏嗎?

沒辦法啊,作為最弱的尚書銜所有者,他沒法不說話,禮部已經連著折損兩個尚書,成了諸部的弟中之弟。

他要是不趁機刷點聲望,只怕會被所有人嫌棄。

所以他寧肯跳出來,說了那麽一大堆的鬼話……這不是好壞之間的選擇,而是兩種死法選一個的問題。

死在天子手裏,沒準同僚還能感念他的好處。

若是死在同僚手裏,那就真的遺臭萬年了。

他很幸運,朱元璋沒有殺人。

他又很不幸,老朱選定了他,加入北上團隊。

朱元璋將各部官吏分開,從中挑選一批尚書侍郎,每一部至少一人,多的會有兩個以上,然後又調集了一堆屬官書吏,總計超過了三百人。

事已至此,猶嫌不夠。

老朱又從國子監、翰林院,抽調了一批讀書人,使得整個北上團隊達到了八百人之多。

“妹子,咱跟大家夥說過,要一起痛飲燕山,少不得要親自北上,應天這邊,還要你來辛苦一下。”

馬皇後也不意外,反而點了點頭,“是該去了,我要不是家裏面一堆的事情,孩子們又小,我也想去看看燕雲大地。”

朱元璋笑道:“沒事的,過些時候,等太子大了,能夠監國,咱們就一起北上。”

馬皇後頷首,她又道:“重八,我聽說你有意分封藩王,可是這麽想過?”

老朱一陣錯愕,隨後嘆道:“妹子,咱也是沒有辦法,你瞧著這幫東西,嫌棄北邊辛苦,不願意承受風沙。身為咱的孩子,等年齡大了,能扛起事來,少不得要派他們北上才行。”

馬皇後久久無言,竟無法說什麽,只是長長一嘆。

以藩王戍邊,未必是什麽好的選擇。

可問題是也要有選擇才行啊!

朱元璋又跟馬皇後交代了許多,隨後他率領著龐大的隊伍,從應天起身,北巡燕雲。

得知天子北上,應天的百姓扶老攜幼,一起出來,歡送朱元璋。

燕雲之地終於回來了,上位可要替大家夥好好看看,再也不能丟了。

朱元璋看了看身邊的朱升,忍不住感嘆道:“百姓期盼光復故土,一片赤誠,咱心裏也暖呼呼的。只是咱想不明白,何以百姓如此,百官不能如此?”

朱升老臉微紅,這事情不復雜啊!

百姓自然是盼著國家好,自己也好。

心思最是單純不過。

可這些官吏怎麽會那麽想?

君不見一個復旦學堂都鬧出了那麽大的動靜,現在硬生生多了好幾省的地盤,分出了一半的好處不說,還要他們辛辛苦苦北上。

可不是誰都有著家國情懷,也不是誰都想著立功立言,名垂青史。能安安穩穩過舒心日子,誰又願意喝風吃沙子?

“上位,以老臣看來,日後必定要對北方官吏多加優待,不使為國操勞之人傷心!”

朱元璋點頭,“這話說得有理,只是咱以為根本之道,還是讓北方能夠恢復元氣,重現生機。若是提到北方為官,不再畏懼惶恐,甚至是欣然前往,才算是恢復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