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

張希孟並沒有騎馬,而是安步當車,同眾人一起,往濟民學堂而來。這條路他倒是不陌生,畢竟當初他還在這裏養過病呢!

“變化了不少,路也寬了,鋪面也多了,頗有興旺氣象啊!”張希孟笑呵呵贊嘆著。

劉三吾陪在身邊,同樣笑道:“當初張相主張成立濟民學堂,到了今日,才有這天下頭一等學堂的氣象……實不相瞞,如今文氣雲集,星辰顯耀,毓秀一方。江西的文氣,當真是擋不住啊!”

張希孟大笑道:“這話沒錯,眼下江西人口最多,適齡學童最多,入學比例最高,師資積累最深厚,確實是天下第一。但是再過些時候,只怕就未必了。”

齊泰、練子寧等人都以一怔,心說張相是什麽意思?

“講文氣運數,自然有這麽一說,但是我更喜歡分析經濟條件……畢竟供養一個讀書人,幾乎要耗盡全家的財力,供養一個普通學堂,需要一個縣的財力,好一些的學堂,就要用到一省的資源,到了濟民學堂這種,就需要傾全國之力,每年光是從國庫裏就要拿出許多錢財。”

張希孟道:“所以我想說,無論到什麽時候,都要牢記一點。濟民學堂,是天下人的學堂,招攬天下英才,為大明培養人才!”

劉三吾慌忙躬身,“張相教訓的是,我都記下了。其實在濟民學堂,有三成以上,是外地學生,其中不乏精英人才,他們之中,有應天的,有湖廣的,也有陜西的……相信很快張相就能見到他們。”

張希孟點頭含笑,“正要見識學生風采……我方才說學堂是靠著財力支撐起來的。對於江西來說,論起地理環境,和淮東省,浙江省,甚至是福建,都有些差距。尤其是淮東省,蘇松常鎮,皆是富庶之地,工商業繁榮,財力充足,在辦學上面,舍得投入,一年兩年,或許看不到效果,但是堅持幾十年,過了兩三代人,他們必定會崛起,這是擋不住的。”

“站在江西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江西要發揮人才優勢,從腦袋裏面尋找財富,要善於利用工商業發展的良機,朝廷給了支持,萬萬不能錯失良機。”

聽張希孟這麽說,齊泰立刻就道:“張相,其實我們也很鼓勵學生發明創造,就說現在,有個學生牽頭,成立了書坊,印刷識字卡片,這可是有大功於教化的事情。”

張希孟怔了怔,隨口道:“我在應天,倒也是看到了……聽說他們用的是活字印刷?”

齊泰立刻點頭,“確實是活字,用的是木活字,這是一位前輩,叫王禎的元朝官吏發明的,不過我們已經能做到推陳出新,書籍印刷這一塊,我們是當仁不讓。”

劉三吾也笑道:“咱們學堂出了能人,這是好事情……就是不知道師生辦作坊,會不會有問題?”

這話問的是張希孟。

“創業自然是好事情,但是有幾條必須要弄清楚。如果一個老師,不顧自己的本職,一心到了錢眼裏面,這肯定是不行的。再有,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才智,但是切記,不能把學生變成苦力,更不能濫用學生工,必須要有妥善的規定。如果確實出現老師一心求財,逃避責任,役使學生的情況,我不會客氣的。就算法條上沒有詳細的規定,也會比照類似案子,三倍以上重罰!”

張希孟掃視著身邊的人,“師道尊嚴,尊師重教!老師首先要立身正直,要真正作為學生表率。對於那些害群之馬,身為老師的人,要有正確的態度!”

劉三吾等人再度齊聲答應。

張希孟這一次過來,不光是講學,還要整頓教務,針對學堂的經營行為,做出規範。

劉三吾等人心中凜然,知道這一次事情不簡單,可別覺得張相過來,是給他們臉上貼金,從此讓濟民學堂飛上九天!

萬一讓張相抓到了問題所在,狠狠懲辦兩個,到時候他們的臉皮也就不剩什麽了。

眾人一邊談著,一邊向前走,離著濟民學堂還有十裏左右,頓時兩邊鑼鼓喧天,彩旗招展。

前來歡迎張相的師生,已經塞滿了兩邊道路。

張希孟可不只是魯王,右相那麽簡單,他這些年書寫歷史,重定綱常,本身在學界的地位,甚至比朝堂還高。

說是夫子在世,聖賢重生也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張希孟一再要求,不要安排外人迎接,只是學堂的就可以。半個江西都能跑過來。

別的不說,三司的官吏,贛江上的稅吏,各地糧長百姓,還有富商名流,甚至是許多老兵將士,都會跑來。

甚至連張希孟都不知道,會有什麽人慕名前來!

他的地位影響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境界。

朱皇帝,張相公,這倆人是可以並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