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2/2頁)

馬皇後這話,堪稱超高情商,老朱忍不住大笑,“沒錯,還是妹子講的有道理,君臣一體,君臣相得,千古佳話啊!”

這時候李善長又笑道:“是啊,所以又有人說,既然是君臣互相成全,那他們之間的稱呼,就該商榷。上位幫著張相,傳播學問,天下揚名,上位教化之功更大,張相應該尊上位為先生。而張相輔佐上位,奪得天下,定鼎之功,上位該叫張相陛下才對!”

老李說完,場面略有些沉寂。

馬皇後卻是不慌不忙,“重八,兩位先生皆有輔國定鼎之功,要把你敬兩位先生一杯,要是稱呼什麽的,兩位先生,不分先後!”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輕笑道:“李先生,你說咱要不要叫你一聲陛下?”

李善長嚇得臉色慘白,慌忙舉起酒杯,“臣老了,糊塗了,竟然忘了剛剛說了什麽……罰酒,罰酒三杯!”

李善長連著喝了三杯,在場的氣氛重新熱絡起來,一頓酒宴吃好,各自散去,張希孟卻是隨在李善長的身後,送他出來。

“我說李老兄,你可真厲害!昨天我給你謀了個天大的好處,今天你就給我上眼藥,挖大坑,你想辦我欺君之罪不成?”

張希孟幽幽道:“陛下叫我陛下!你可真能瞧得起我啊!”

李善長突然嘿嘿一笑,“張相,有些話咱們倆就挑明了說吧……你是給我好處,但到底是利用了老夫。我這一把年紀,從朝堂滾出來,跑去蠻夷之地,一把老骨頭,都要埋在異鄉。我出口氣,又怎麽了?你連這點心胸都沒有?”

張希孟突然冷笑道:“李兄,你這是君子可欺以其方啊!”

李善長立刻搖頭,“張希孟,你不是君子,老夫更不是。我知道你和上位的關系,我說這一句話,沒什麽緊要的。不過你也確實需要抽身退步,為接下來布局了。沒有老夫在朝,你張希孟幾乎一言九鼎,不論是太子,還是上位,都要聽你的。可是這人一旦一言九鼎慣了,你能管得住自己,未必管得住手下人。他們可都盼著從你身上撈好處呢!上位能容忍張先生到什麽時候,老夫也不好說啊!”

李善長這老家夥,當真是展現了什麽叫陽謀無敵。

陛下叫我陛下!

這一句話,確實說明了此刻張希孟的地位,不只是強,而且是強得過分。

如果他回應天,擔任宰相,參知政事,各部尚書,幾乎都要服從他的安排。眼下朝中之人,也都要唯命是從。

到了那時候,張希孟就算不想總攬朝政,也是不行了。

而一旦走到了這一步,他就沒有多少退路了。

前面張希孟主張發展工商,老朱希望在農業上繼續推動。

彼時有李善長在中書,君臣的意見,不會直接碰撞,一切還有余地。可接下來怎麽辦?雙方直接相對,到底聽誰的,必須有個定論。

畢竟這可不只是君臣兩個的事情,還有那麽多臣子呢!

李善長打了一張明牌,但這張牌卻非常了得。

把當前尚屬朦朧的朝局,直接點破了。

該怎麽辦,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反正老夫已經抽身退步,老老實實當我的韓國公,未來的高麗王。你們願意怎麽發愁,就怎麽發愁,挺好!

“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猶存妃子陵……”

好家夥,老李竟然唱了起來。

張希孟咬了咬牙,行,你可真行!

其實李善長也真沒冤枉張希孟,老李之所以罷相,可以說是張希孟長期以來,塑造的結果。

他講學,培養人才,發現問題,設立門下省,又教導朱標,運作徐達接任禦史大夫……這一串布局完成,李善長想不滾蛋也不行了。

所以看透了這一點,說張希孟是“陛下叫我陛下”,一點也不為過。

本來李善長是不想說的,他害怕得罪張希孟,但是既然自己死灰復燃,還有那麽一點用,索性就點破了,看你張希孟能怎麽辦!

這老東西,頗有些倚老賣老的意思。

張希孟微微咬牙,行,確實不能低估老李。

這半個棋手,在最後關頭,還是擺了張希孟一道。

“皇後娘娘,討伐倭國在即,我還想督師軍務……牽連幾個國家,又有那麽多女真,蒙古部落,確實需要有人協調。一時間,還沒法回京。”

馬皇後一怔,“張先生,你什麽意思?”

“沒什麽……就是我想請陛下,授予太子,統禦中書門下的監國之權,挑選官吏,接掌朝政……這也是對殿下的歷練。提早讓殿下熟悉這些,對以後也有好處。”

馬皇後眉頭緊皺,脫口而出道:“先生,你想辭相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