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無界之戰(6)(第3/8頁)

赤猩千足機甲作為仿生機甲,受限於駕駛方式,在建模的合理理論前提下,上限為S級機甲,但即便作為S級機甲被制造出來,具備的屬性卻不能令時蘊滿意。

赤猩千足機甲攻擊手段太過單一。以身體作為媒介,肢足作為武器,在戰鬥中並不占據優勢,而堅硬的甲殼讓它更偏向於防禦型機甲。

機甲到了S級,就不能單一的以攻擊和防禦作為劃分標準,僅具有其中一項突出性能的機甲被寰宇機甲協會認定為次S級機甲。

這類機甲不被列入宇宙S級機甲排名。

看著研究室中保存完整的僅有一米長的赤猩千足甲殼,時蘊腦中一閃而逝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能把仿生機甲和類人機甲結合,兼備二者所長,仿生機甲絕對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仿生機甲的駕駛方式為手操,類人機甲的駕駛方式為體感,二者完全相悖,結合後,類人機甲變為手操機甲,多變的機甲形態會讓駕駛者應接不暇,沒多大意義。

時蘊揉了揉眉心,她總算知道仿生機甲為什麽這麽多年了都沒能鹹魚翻身。

不符合操作主流的駕駛方式使仿生機甲即便能與類人機甲結合設計,也沒有辦法改變切換成仿生機甲狀態後,需要手操的現狀。

她暫時放棄了這個不成熟的想法,專注於把制造方案完善,並且標注了制造建議。

時常有機甲生產公司會瀏覽無界的機甲數據庫,尋找實用性機甲設計進行生產,他們看中機甲設計後,會接洽設計者,購買生產版權。

時蘊最看重這點,她沒什麽大志向,只想成為機甲師後能有穩定的收入。

搗鼓了許久,眼見時間即將指向晚上九點,時蘊將精神力接入無界。

看到好友列表裏的‘玉樹臨風’發來不少關於赤猩千足機甲的問題,她一股腦全回答了,還整理清楚後再打包發送給他,也順便發在QAQ的主頁上。

估計不少人在蹲她,文件發出去後,眨眼多出來幾十條評論,還在持續增長,並且源源不斷冒出新問題。

時蘊掃了一眼便沒再關注,但重新上傳了赤猩千足模型十二種制造方案的數據詳情。

這一傳,無界公共頻道又開始發瘋了。

【草草草!兄弟姐妹萌QAQ上線了,回應了一些問題,還更新了赤猩千足機甲模型資料庫。】

【這他媽離譜了吧?QAQ昨天才設計出赤猩千足機甲,今天就把十二種方案梳理清楚了?】

【我看了一眼,不僅梳理清楚了,還十分有條理,是看到後讓我膨脹得覺得自己能馬上制造機甲的那種條理!】

【有些地方我怎麽看不懂,替代材料?有什麽材料能夠替代鐵鈾金屬嗎?是有一兩種材料和鐵鈾性質相似,但價格更昂貴,明顯不劃算,替代的完全沒有意義啊?】

【我就說了吧,QAQ只是瞎貓撞上死耗子,待開發型機甲哪有那麽容易設計?雖然赤猩千足機甲的上限高達S級,但弊端也很明顯。S級的輔助型機甲有意義嗎?】

新事物的發表必然引發多方面的討論,樂觀者有之,悲觀者亦不少。

完成數據上傳後,時蘊火速下線。正巧見新鮮出爐的灰黑色晶體被浮空機器人運送到研究室,喬的計算十分精密,在演練過程中64號的出產率高得驚人,達到了86%。

新型材料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金屬,而是一種全新的特殊物質,73號具備金屬性質,64號則更偏向物質結晶,二者都體現出剔透的美感。

新型材料的微觀結構遠比金屬的微觀結構復雜。

赤猩千足的肢足和甲殼原就不是單一的物質,與金屬進行熔煉後,產生化學反應,物質的微觀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重新形成的原子相互嵌合構成分子間新的排列方式。

時蘊需要熟悉分子的排列方式,並且弄清如何拆解原子結構,再進行鏈式重構,以最佳的方式應用到制造機甲上。

這個過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小幽靈使得時蘊的精神力十分龐大,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選擇上的“是”“非”問題。

她把64號的詳細信息一一記錄下來,等洋洋灑灑寫了十幾頁說明,天都黑了,她的肚子也咕嚕咕嚕叫。

喬不知何時離開了研究室,並且在傍晚六點時曾發來是否就餐的信息,而現在已經九點半了。

時蘊想到秋見禮晚上十點會到紅靄星星際港口,連忙把研究室整理清楚,順便抓了塊64號進口袋。

她惦記江諧在秋山礦區礦洞中使用的鋼絲武器很久,制造原理也看過,去的路上可以嘗試制造。

她囑咐嵐把今天研究出的資料整理清楚然後傳輸給她,便出了地下研究室。

星際港口距離這裏有二十幾分鐘的路程,順利的話她能準時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