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知黑守白,為天下試(第2/3頁)

兩人破風而去。

速度不算太快,約莫飛了四十余裏,一前一後兩道白色身影出現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沙漠上,白知秋繼續說道:“雖說異族大敗,然而此間天下又何嘗不是傷痕累累強者盡隕?數千年裏,他們卷土重來的野心從未泯滅。日月鬥轉滄海桑田,不知暗中有多少異族悄然破開那些封印並不徹底的虛間鏡以及六十四洞天,滲透而來,攪弄著風雲。”

“這其中最轟動的一件事,便牽扯到菩提書院……”

毫無疑問,白知秋接下來說了一個故事。

天下知者寥寥的故事。

書院孟青書和異族花鏡辭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便是孟青書自囚無塵觀,花鏡辭守護天下門。

故事說完的時候,白知秋與寧顯山已經來到桐葉鎮。

星夜裏,桐葉鎮烏雲蔽日陰氣森森。但這恐怖景象依然阻擋不了小鎮居民撒丫子逃竄的熱忱與決心。

又能如何?

那位煞神邪風谷主可就盤膝坐在十字街口那樽囚龍棺上,身遭群鬼俯首稱臣,手裏捏著根蜮魂香默數著計時。說待蜮魂香燃燼,就要大開殺戒。

桐葉鎮百姓哪裏顧得上盤點自家地窖藏了銀兩幾許?幾乎是提起褲子,毅然決然頭也不回。

事關身家性命,玩笑不得。畢竟用一宿好夢去換此生長眠這種事,他們幹不來。

……

梁涼心情愉悅。

用最簡單的方式,取得最好的結果,世上沒有什麽會比這種感覺更令人舒服。

因此她很享受桐葉鎮的聞風喪膽。

好景不長。

也不知這句諺語緣起何方。

梁涼愉悅的心情在瞧見黑夜街巷裏兩道白袍身影後,頓時潰散。緊接著便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諺語又是哪位子曰來著?

梁涼連忙將蜮魂香背於身後,然後暗自施展神通化於無形。

她跳下囚龍棺,本本分分站著。那乖巧靜若處子的模樣比起大漠銀槍寧顯山,顯然好不了多少……

否則寧顯山豈會幸災樂禍忍俊不禁?

白知秋走到身材瘦弱的梁涼身前,輕輕擡手,揉了揉梁涼腦袋。

在這位昔年天下魔首眼裏,梁涼就像個柔弱的姑娘,小姑娘。

膽戰心驚的小姑娘。

白知秋收手,從梁涼身旁走過,繼續說道:“數月前,花鏡辭人間絕跡,留下天西六十四洞天與千百虛間鏡無人鎮守,異族則愈發肆無忌憚。”

“據本座所察,過往十年間陸陸續續悄然越界

而來的異族強者,只論堪比化劫境尊者修為的天策上將,至少二十位。當然,風雪銀城城主於渭水河畔斬殺之數,以及昆侖七十二奇峰暗中剿除名額,不算於內。”

梁涼加入隨從之列。

不明所以的她向寧顯山暗地使了個眼色,想詢問緣由。誰知寧顯山全然無視,漸漸挺直腰板兒神態傲慢,嫣然小人得志的模樣。然而當發現白知秋略作回頭時,又頓時偃旗息鼓,恭敬如初。

看得梁涼掩面欲笑。

白知秋沒有理會二人你來我往的互動,負手閑逛桐葉鎮小巷說道:“或許在你們眼裏,二十位異族天策上將對這座天下而言不懼威脅。”

“但這絕對不是全部。”

“這只是開始。”

“至少本座能夠確認的,有秋水山莊鎖龍潭裏逃出的應龍澤,前幾日屠殺飛甲鎮的罪魁禍首羅,甚至還有兩名無法捕捉氣息的異族。”

“這四名異族修為,最弱堪比十天顯聖。他們的地位,恐已接近異族最高統治者天醒神將。或者,已有人位列其中。”

寧顯山與梁涼默不作聲。

正如白知秋先前所言,二十位化劫下境或者中境的異族天策上將,這般數量或者已經超越傳承最久昆侖劍閣連同如日中天帝王盟的底蘊。

但對整座天下來說,算不得強敵。

可當聽到四名實力不輸十天顯聖的天醒神將時,他們終於感到些許棘手……

白知秋走著說著,有些絮叨。

他腳下步伐算不上快,他所說故事也算不得驚心動魄。

可聽著聽著,寧顯山與梁涼二人,神色便愈發凝重。他們開始刻意遮掩氣息,刻意藏匿腳步,連呼吸都在收斂。

因為他們發現白知秋越走越遠,越走越嘮叨,就像是將死之人的臨終遺言……這種感覺令人不安!

他們不知何時已離開桐葉鎮,也不知何時到了龍門鎮。

某座別苑裏。

白知秋躺在竹椅上,又繼續說道:“半月之內搬空天西三郡八十一鎮六百萬百姓是目標,卻不是唯一目的。”

八面玲瓏的寧顯山瞧見竹椅旁正自沸騰的紅泥小火爐,眼疾手快箭步上前,拎著滾燙的水壺便開始泡茶。

手法倒是頗為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