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4頁)

趙守國幾人被她說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識答應了下來。

實在是目前遇到的事情已經突破了他們的理解上限,大腦運轉不能了。

明璃倒是接受良好。

畢竟平行時空自己的記憶都有了,自己生活在一本年代文小說的事實也消化了。

現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個疑似外星球未來來客,那也並不是多麽讓人跌破眼球的一件事兒。

她相信她們華國的政-府,會妥善處理好這件事兒的。

無論男子可能是什麽身份,到底還是個高燒垂危的病人。

商量了一會,宋劍三人還是把他送到了海縣的醫院。

留下了趙守國和錢文德兩人照顧兼看守,他自個兒則是發了電報,將發現的情況報告了上去。

包括明璃的猜測,奇特的衣服和手環,以及明璃所描述的那股只有她一個人才能聞到的桔子果香。

這麽一番折騰下來,等明璃脫身回到平安公社第三生產大隊時,日頭已經西斜,到了傍晚時分了。

第三生產大隊的土地不怎麽肥沃,後面倒是有一座山,只是挺矮,長了不少的野生果樹。

只是這邊的山地也不行,不管什麽類型的果樹,上面產出的果子都不少,味道卻酸澀得難以入口。

哪怕是前幾年最困難的時候,大隊的隊員們也沒打過這果子的主意。

實在是太難吃了,一點不能飽肚子不說,牙齒和喉嚨裏都在往外冒酸水,越吃越餓,還不如紮緊了褲腰帶硬抗。

也正是因此,平安公社在海縣本就處於條件最差的那批,第三生產大隊則是在平安公社都出了名的窮。

到了七十年代還餓死了不少人,更早的□□六十年代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雖然條件窮,但第三生產大隊的隊員們卻都性格淳樸。

同個大隊七拐八拐的都是一個老祖宗,因此都十分的團結,力往一處使,肯吃苦,能幹活。

這兩年年成好了,前段時間又取消了集體勞作,各家各戶分了地,情況倒是漸漸的好上了許多。

至少不少家庭都能三餐吃飽,還能積攢點錢糧下來,明老二家就是其中之一。

要說十年前,明老二家是真窮,靜窮精窮的那種,底下一連串的小孩,一溜得喂飽的嘴巴。

也是運道不好,明老二的媳婦徐枝生小女兒的時候大出血,被生產隊的驢車送去了縣城的醫院,幾乎掏空了家裏全部的積蓄才保住了一條命。

身體卻也就此垮了,幹不了重活,一吹風就容易感冒,家裏藥味不斷,得好吃好喝地養著。

可她家哪裏有這個條件?

算來算去,整勞動力就明老二一個,家裏除了妻子徐枝還有六個小孩。

最大的那個才剛過十二歲,是個半大小子,一天頂了天能拿到六-七個工分,那還是從早到晚拼了命的幹。

底下老二和老三都是姑娘,一個十歲,一個才剛八歲,家裏家外的活倒是能一把抓,成天的幫生產隊打豬草,手都磨破了皮,卻也湊不得三四個工分。

老四和老五一對六歲的龍鳳胎,平日裏都是跟著兩個姐姐,還得學著照顧床上的媽媽和剛滿月的小妹妹,已經是非常懂事了。

徐枝身體不好,沒什麽奶水,小女兒只能一天三頓喝稀薄的米湯,清得能照得見人影,瘦巴巴的就腦袋大。

其他人吃的都是咯嗓子的粗糧餅子,摻著山上挖來的野菜,黑綠黑綠的和石頭一樣硬。

哪怕這樣也吃不飽,還是在明爺爺、明奶奶還有幾個兄弟的貼補下,才艱難地一天天熬日子。

但那年代誰家都不寬裕,明老大家也有兒女要養,要不是後來……

說不定明老二家還真不一定能熬得過去,至少得餓死好幾個。

“上面一再強調,我們要鼓足幹勁搞生產……”

壩子上,生產隊長明老大吼得聲嘶力竭,傳達著上面對生產生活的相關指示。

徐枝卻一句沒聽進耳朵裏,不知怎的想起了十幾年前的事情,眼前好像有點濕潤的模糊。

“媽,你怎麽了,沒事吧?”站在他身邊的是明老二和徐枝的四兒子明珀,面皮白凈,五官端正,擔心地扶了把自家老媽。

明珀不解地擡頭看了眼天,沒錯啊,還有沒散開的烏雲。

壩子上時不時的還有風,吹在臉上也是涼涼的,溫度不高,也沒太陽,一點不曬,怎麽看媽這樣子像是快中暑一樣。

“我沒事。”徐枝眨了眨眼,那點兒濕潤很快消失無蹤了。

上面說要憶苦思甜,她們的日子還真是越過越好、越過越有盼頭了,讓人忍不住想起過去的事兒。

知道自家媽沒事,明珀也放了心,眼神控制不住地往另外一個方向瞟,帶著些躍躍欲試和迫不及待。

見他模樣,徐枝好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成了,我這兒也用不上你,你去找你對象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