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5頁)

他只是個引路人,這個廠子是安書記打算辦的,作為平安公社的集體廠子。

如今明璃同意了投資,但是具體的合作細節,還需要她和安書記協商,他就不在這裏畫蛇添足了。

明璃也並不著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神色淡然。

旁邊的明大伯都開始佩服她的心態了。

不愧是能和深城副市長合作的侄女,面對公社書記還這麽的不卑不亢,好似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哪怕明大伯的神經並不算特別敏銳,但作為旁觀的局外人,他也發現了,整場談話的節奏都是在明璃的控制之中的。

換句話說,面對楊書記和安書記兩個人,明璃沒有展現出任何的攻擊性,卻一直都穩穩地占據著上風。

他甚至覺得,就連安書記的回答和選擇,也都在明璃的預料之中。

果不其然,沉思之後,安書記擡頭,肯定地說:“明璃女士,我想選擇第一種,我們按照商場上的投資規矩來。”

從近處看,肯定是第二種選擇更劃算。

他們免費得了一大筆投資,不需要任何的付出,廠子的開辦肯定順順利利。

但是之後呢?

明璃女士不是冤大頭。

她不可能一直無條件地扶持廠子的發展,他也不可能一直請求明璃女士的幫助。

於是,後來的發展便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但是第一種選擇便不一樣了。

按照商場上的規矩來,他們可能得要舍一些股份出去,短時間內的利潤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是,長遠來看,明璃女士在廠子裏有了股份,便不會徹底地撒手不管。

他們不再是在黑暗中摸著石頭過河,而有了一個強大的助力和引領者。

最重要的是,他相信,以明璃女士的人品和身家,不能也不會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刻意坑害她的家鄉。

——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面對安書記的最終抉擇,明璃的面上沒有半分意外之色,只含笑道:“當然可以,合作愉快。”

安書記打算開辦的是果脯蜜餞廠。

他們平安公社有不少山地,上面種了很多的果樹,種類多樣,大多是杏子、李子之類。

雖然果實的味道酸澀難以入口,但是數量倒是不少,不影響果脯蜜餞的制作。

這是天然的地理優勢。

而且現在政策放開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眼見著越來越多,像這些價格不貴的果脯蜜餞根本不缺銷路。

雙方都有合作的意向,因此協議簽訂得十分順利。

明璃將投資十萬美元,在果脯蜜餞廠占據49%的股份。

在經營不出意外的前提下,不插手廠子的管理權,但是有安排員工的權利。

畢竟,她之所以投資果脯蜜餞廠,一方面是適當地回報家鄉,另一方面也是為第三生產大隊爭取利益。

倉廩足而知禮節。

只有第三生產大隊的人都能吃飽喝足,因為她們明家的幫助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才不會過分地紅眼於明家的富足生活,明裏暗裏地編排說酸話,影響明家人的日常。

而是記住他們的恩情,始終都虧欠著他們。

當然了,也有第三生產大隊的人大多品性不錯的緣故,七拐八拐的都是親戚,力所能及範圍內,明璃並不介意順手幫上一把。

要知道,最困難的那幾年,明家人也承了隊員們的不少照顧和恩情。

而於安書記而言,明璃大方的投資讓果脯蜜餞廠的起點很高,提供的工人崗位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第三生產大隊也是平安公社的一份子,不過是在招工政策上稍微優待下,有什麽困難的呢?

最令安書記驚喜的還是明璃接下來的話。

“要想富,先修路。既然廠子的投資是按照商業上的規矩來,那麽這筆做慈善的錢便可以用作他處。”

“比如說,從第三生產大隊到平安公社的主公路,從平安公社到海縣縣城的主公路,似乎都需要簡單地修一修。”

從京市到海縣縣城的公路還算勉強,但是縣城到第三生產大隊的公路卻是實在顛簸。

明璃之後會經常開車走這條路,投資一筆錢整修,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瞧著明璃的笑容,安書記整個人都有些心潮澎湃,眼神中大放光芒。

修路?明璃女士竟然要出錢修路!

別說安書記,就連楊書記,也被明璃大氣的手段給鎮住了,忍不住羨慕。

修路可不是一筆小數字,而且不同於旁的投資,是真的不求回報,只為了平安公社的人做貢獻。

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把錢直接往水裏丟似的。

不,甚至還不如,畢竟錢丟進水裏還能聽個響聲,但是投入進修路的金錢可是連個響聲都沒有。

“不知道明女士打算投入多少錢?”安書記期待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