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頁)

洪江市依海而建,市場上一年四季基本沒怎麽斷過貝類食材,蝦和蛤蜊這種更是不需要糧票就能買,價賤量大,比瘦肉要容易買到,尋常家庭每個月攝入都不少,海產品含鋅量很高,是以本地孩子一般沒缺鋅的,蘇雪楨也很少接觸到缺鋅的孩子,她有些納悶:“你們家是不喜歡吃海鮮嗎?”

真神了啊!

這都能猜出來!黃大鳳婆婆比兒媳還激動,“咋看出來的啊?我們家都不喜歡海鮮那腥味。”

黃大鳳遲了會兒也點頭,“我還好,挺喜歡的,就是老公不喜歡,所以家裏買的也少。”

俗話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祖祖輩輩都吃著這口海鮮過來的,婁桂蘭還真沒見過不愛這口的,岑建軍都這麽大的人了,還每天都抓一把幹蝦米當零嘴吃呢!

又鹹又香,還有點肉味。

他們家不吃海鮮,別的含鋅量高的食物吧,瘦肉是限量供應,每個月能買到的很有限,真上桌了大多數肯定還是進了大人肚子裏,豬肝、牛肝、豬腎這種,家長尋思不幹凈,也不會給孩子吃。

這些含鋅量高的食物基本都吃不到,缺了母乳的孩子又沒法選擇別的食物,只能大人做什麽就吃什麽,長此以往,體內可不就是缺鋅了。

“回去找媽媽吧。”

蘇雪楨檢查完畢,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去找黃大鳳,小山躲在媽媽臂彎裏,眼睛還在望著她。

黃大鳳忙問:“怎麽樣?小山是什麽病啊?”

“具體的要去兒科要進一步的檢查,聽負責醫生的建議。”

蘇雪楨只能給她一些別的建議,“不要用大人的眼光來決定小孩子的飯桌,他現在還小,如果大人已經開始明確表現出非常討厭某種食物,在潛移默化中他也會下意識避開這類食物,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兒童跟大人不一樣,我們每天吃得比他們多種類也比他們豐富,而他們只能吃經過我們挑選烹飪過的飯菜,我們再隨隨便便對待,無形中會讓孩子缺失很多身體需要的營養。”

黃大鳳聽懂了,小山這是身體缺營養了。

她婆婆聽完還懵懵懂懂的,心想這醫生把小孩說得多脆弱一樣,養個孩子而已,她又不是沒養過,還養大了三個嘞!不僅養大了三個,就是現在,又接著養孫子輩呢!

小孩子不能慣,不都是給啥就吃啥,現在好歹能吃上米面,她小時候還吃樹根呢!

現在吃啥不吃啥都要管,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挑啊!簡直把小孩子看得跟瓷娃娃一樣。

黃大鳳婆婆喊住了蘇雪楨,提出疑問:“醫生啊,你這說的就不對了吧,你看我家三個孩子都不喜歡吃海鮮,小時候吃得也不好,不照樣養這麽大了!”

真要這麽算,你要不看看過去兒童的夭折率有多高!

過去的女性一胎接著一胎生,除了缺乏避孕意識外,另外一方面主要就是因為人口就是勞動力,有人就能抓錢,但孩子生下來並不代表能平安長大,饑餓、疾病等各種意外頻發,新生兒活下來的概率並不高,為了避免絕後,當時的人只能盡量多生幾個,畢竟運氣好點,總有能活下來的。

蘇雪楨聞言腳步頓了下,轉頭看向她,一字一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養法,過去因為生活條件艱苦,沒辦法只能那麽養,從來如此,並不代表是對的不是嗎?”

“不然你告訴我小山為什麽腹瀉、口腔潰瘍、頭發發黃、身材瘦弱?您剛剛也說小山被你兒媳養得瘦得跟猴一樣,如果你覺得這個養法沒問題,為什麽要質問她呢?”

“或許在過去的某個時間,您的孩子也曾經歷過小山此時正在經歷的,那麽當時的你有沒有注意到呢?”

連著三個反問,氣勢很足,生生把年齡比她大上半輩子的黃大鳳婆婆問得心驚肉跳的,表情訕訕的,辯解道:“那不都長大了嘛!”

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啊,黃大鳳還是頭一回看她這婆婆吃癟,這會兒看著蘇雪楨就跟帶著光環一樣,連連道謝,“蘇醫生,謝謝啊,我下午出院前就帶小山去兒科看看。”

蘇雪楨朝她點了下頭,給自己倒了杯水。

婁桂蘭聽她這麽說,不僅反思起自己是怎麽養孩子的,好像也是隨隨便便就養大了。

蘇雪楨喝完水躺了回去,經過剛才的事,這會兒病房裏的氣氛格外冰冷。

這時體檢結束,黃大鳳老公抱著孩子先進來了,表情明朗喊人,“大鳳,媽,孩子沒事,都健康的。”

緊隨其後的是岑柏,推著平平安安跟在他後面也走了進來,再之後就是岑建軍跟岑梅。

他一出聲,大家的目光都聚集過來看向門口,然後病房裏的四個人就看到兩個人一前一後進來,岑柏雖說走在黃大鳳老公後面,但肩寬背厚,個子又高,英氣十足,給人氣勢就不一樣,擡眼最先注意到的人就是他,兩相對比下來,乍一看,黃大鳳老公跟沒畢業的初中生一樣,身高只到岑柏肩膀的位置,仿佛岑柏一只手就能把他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