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5頁)

加上一樓二樓之間只連著一個上下樓梯,階梯數不多,整體很平緩,兩人才忍著沒搬,想著等孩子大了能自己睡了再考慮。

岑柏晚飯本來打算買三個菜就行了,臨走時看到剛出鍋的白灼蝦,想到了在病房裏婁桂蘭說要吃海鮮什麽的,直接買了一盤回來。

四個大人一個小孩,三菜一湯正正好,直接光盤。

明天周日,不用上課,岑梅也不急著回去。

家裏幾天沒住人了,煤爐子老早就熄了,岑建軍去廚房把燒完的煤球夾出來,找來小塊的柴火點燃,換上三塊煤球,拎上樓取暖。

吃完晚飯,婁桂蘭在跟夫妻倆溝通生完娃之後按習俗應該怎麽做,這種事沒大人在一旁指導,光憑他們夫妻倆,還真的難做到妥帖又知禮。

這時,平平和安安也醒了,睜著眼睛在一旁躺著的小模樣好像真的能聽懂大人聊天似的。

“咱們這呢,按照關系親疏,紅雞蛋一般分2、4、6個,像你們大院這鄰居,一家給兩個就行了,咱們親戚多,我跟你爸尋思,除了過年經常來往的,別的就都給兩個意思一下算了。”

親戚,那是長輩沒了很快就會散掉的群體,說散就散,簡單的很,親兄弟打一架一輩子都能不來往呢,更不要提往下數幾代連彼此人名都記不住的小輩。

剩下的,還想繼續維持關系,就全憑良心,將心比心,你給我點什麽,我回你同等價值或者更高點的,我這邊辦喜事給你送了六個雞蛋,下回你辦喜事只給我們四個雞蛋,那這親戚就沒必要繼續走下去了,下回我有喜事不請你了,自己心裏就有數了,默契地不再來往。

岑建軍當上副廠長後,身邊親戚不知是看他們富足了覺得不缺錢還是怎麽的,回禮都要占便宜,久而久之,婁桂蘭跟他們好幾家都不來往了。

蘇雪楨提出疑問:“結婚沒分家的算一戶嗎?”

“要是你姥姥叔叔那邊的,咱們就算一戶,別的就不算。”

對自家人自然要寬容些,婁桂蘭又說,“明天咱們列一個名單,挨個發。”

婁桂蘭還想說什麽時,樓下突然傳來敲門聲,“雪楨,你在家嗎?”

岑柏聽出是大院裏許青青的聲音,趕緊下樓去開門。

“我聽說雪楨生了,過來看看她。”

許青青拎著一盒紅糖,視線往裏看了看,岑柏邀請她進來,輕聲道:“前天生的,在二樓。”

岑柏領著她上樓,“辛苦你來一趟。”

許青青家離他家是最近的,平日裏跟蘇雪楨關系也不錯,一看他們家燈亮了就知道人從醫院回來了,第一個過來探望。

二樓臥室裏,婁桂蘭一看有客人來了,急忙站了起來,“來來來,快進來。”

屋裏燒著一個煤氣爐,比外面要暖和些,許青青走上前去看兩個孩子,就見平平和安安睜著眼睛也在打量她,這才出生沒幾天就這麽好看,以後大了那估計更了不得,她笑著誇道:“哎喲喂,你看這倆孩子長得是真俊!”

自家孫子就是好看,反駁就顯得虛偽了,婁桂蘭笑得跟花兒一樣,“這倆孩子凈找爸媽好看的點來長了。”

蘇雪楨笑笑沒說話。

許青青閨女小,睡前不能離了大人,何況人家這一大家子都在,她也沒什麽話好說,坐下說了兩句吉祥話就走了。

眼看時間快八點了,婁桂蘭夫妻帶著閨女岑梅也回了家。

岑柏三天假期,明天就結束了,第二天在家看蘇雪楨吃完早飯了,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去上班,畢竟是孩子出生後第一次離開這麽久,想到今天一天都不能看到孩子,岑柏離開前依依不舍把兩個孩子抱了又抱,最後還是蘇雪楨實在看不下去攆他去上班。

他一走整個屋子就剩下她和平平安安,這還是分娩後第一次跟孩子們獨處,蘇雪楨也怕自己忙不過來,剛開始很擔心,不過顯然這個年紀的平平和安安暫時不需要想別的,只要吃飽了就很乖,喂完奶之後,蘇雪楨又陪孩子們玩了會兒,看他們睡著了忙裏偷閑拿書開始復習。

看了沒一會兒,岑建軍跟婁桂蘭兩人手裏各拎了一籃子雞蛋過來他們家染紅雞蛋,婁桂蘭先上樓看了一眼孫子孫女,看他們倆睡得正香就沒打擾。

染紅雞蛋不能用鴨蛋,方言裏鴨跟壓同音,容易讓人聯想到別的詞,用了不吉利,傳出去也不好聽。

糧票能買到的雞蛋有限,這兩籃雞蛋,剩下的都是婁桂蘭私下拿錢買的鄰居家自己養的雞下的蛋。

做紅雞蛋也有講究,要先用清水把蛋殼洗幹凈,放鍋裏煮熟。

夫妻倆蹲在地上在那兒刷雞蛋,今天因為是周日,大院裏職工偏多,周六周日都休息,得知蘇雪楨生了娃從醫院回來了,私下裏都準備過來問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