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4/4頁)

每個階段的兒童發展都不同,你讓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跟一個剛出生不到三天的孩子一個病房,能行得通嗎?

結果就是兩個病人都休息不好,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他們每回都是盡量按照年齡分不同病房,但兒科就那兩病房六個床位,總有那麽幾回沒得選只能住到一間,他們也沒辦法,只能人工用各種手段給隔開。

建好了,這個新生兒出院了,下回兒科缺床位又要拆,就這麽拆了建建了拆,很頭疼。

但淩玉榮這個建議被駁回了,大概意思就是說醫院還是盡量扶持創收多的婦產科跟骨科發展,普外科每年收治患者又多,你兒科一創收不多,二患者少,沒必要。

這個要開設新生兒病房的決定下來,淩玉榮不禁感到心涼,但怎麽說他們兒科從此也有了真正的新生兒病房,可以提供給這些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了。

新生兒病情起病急,速度又快,為了縮短時間,方便醫生最快時間趕到,淩玉榮把他們離他們辦公室最近的病房劃成了新生兒病房,呼吸科給他們讓出來的一間變成了兒科的病房。

有人歡喜有人愁,呼吸科的醫生是滿心的苦澀,親眼看著自家科室的病房被摘掉牌換成了兒科。

開設新生兒病房並不是簡簡單單給你劃出一間房,這個其實是小問題,當初範建成不願意建設新生兒病房,主要是新生兒病房所需規格太高,其中花銷不可小覷。

新生兒病房主要收治出生28天以內的孩子,病房內需要配備嬰兒保暖箱和小床以及各種急救設備和專科儀器,這些可都是錢,都要去衛生局申請的,有些儀器花錢還買不到,要等國家分配。

新生兒病房收拾好,當三個新生兒嬰兒保暖箱和小床被拉來的時候,兒科眾人都在上班時間不能過去,等中午一到休息時間,大家再也耐不住好奇心,齊齊過去觀看。

其實這個時候光添置了嬰兒保暖箱和小床,偌大的病房仍然缺了不少東西,不過大體上看已經算是一間給新生兒準備的病房了。

呂子月走上前摸了摸那嬰兒保暖箱,心情十分激動,“這感覺好神奇啊,就好像一個小孩子透明的保護罩。”

“那當然,要不怎麽叫新生兒病房呢!”

淩玉榮感覺一直郁結的大石解開了,看她這麽驚訝的樣子其實也證實了當前兒科對新生兒方面的照顧有多缺失,不過嘛,一步步來,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蘇雪楨看著這間初具形態的新生兒病房,內心也頗為感慨,如此看來,她那時接受采訪,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就是對呼吸科的同事有點抱歉了。

大家都正高興的時候,範建成知道嬰兒保暖箱送來了,特地過來慰問,在新生兒病房逛了一圈後得意洋洋道:“怎麽樣?老淩,我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再怎麽說也辦了一樁實事,淩玉榮不免給他幾分薄面,“辛苦了,這回真的幫了我們兒科一個大忙。”

範建成輕拍了下他的肩膀,語氣非常豪邁:“剩下還缺啥都跟我提,只要我能申請來的,一定給安排上。”

淩玉榮笑著打哈哈,病房裏其他人也神色各異,心想這海口是不是誇大了。

蘇雪楨眉頭微皺,尋思這大白天的他也沒喝酒,哪來的醉話。

作者有話說:

1980年前後就是新生兒醫學的快速發展期啦~別擔心,呼吸科的病房會很快回來的,應該說78年後,不僅是新生兒醫學吧,整個醫學都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新生兒病房是50年代就有了,嬰兒保暖箱這個國外出現挺早的,但我一直沒查到國內什麽時候有的,等下查到了如果有bug再改~

水果參考自某市專業志書價格志第一章農副產品志第十五節水果志:1977年西瓜收購價每斤5毛4,售價每斤9毛7。

文是架空的,設定是靠海的城市,至於價格解釋下為啥參考這個市,其實翻過很多市的市志,基本每個城市panpan頁面都不一樣,經常打不開,只有部分城市的市志會做得比較細致,能查到的數據信息也比較多,涉及很多原因吧,很多城市的市志是不對外公開的,有的甚至沒有市志,包括我參考的這個市,有些板塊的信息也是無法訪問的,就算能看到,文.革時期的很多數據都是直接空白或者帶過。

之前有段時間這個市的市志也是直接禁止訪問,不過最近又能打開了,還挺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