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頁)

考生跟考官之間,中間留有兩張長桌的空隙,像是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她一坐下,六個人齊齊把目光投射過來,也不說話,就靜靜打量。

蘇雪楨艱難吞咽了下,也不敢亂看,全身僵硬,心裏直打鼓。

乖乖,難怪蘇顯國說面試的時候只要能流暢表達就不錯,這場面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場面仿佛靜止了,蘇雪楨舔了下唇,心裏正納悶他們為什麽不說話問自己問題,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該她先做自我介紹。

笨蛋啊。

蘇雪楨擡起頭直視正中央的考官,聲音和緩,“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八號考生蘇雪楨,1971年經推薦入學洪江醫科大學學習了三年兒科,後來由國家分配到洪江市人民醫院兒科工作,截止到現在已經有了四年的兒科臨床經驗。”

“博約大學建校於1932年,兒科專業起步雖晚,如今已是國內兒科專業的翹楚,早在60年代對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泌尿外科等方面頗有建樹,處在國內先進水平。”

一邊說她一邊也在看考官,正中間的考官,她看臉龐總覺得有點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眼神閃了閃,不再猜測,繼續說下去:“我對小兒外科有濃厚的興趣,這四年的醫院學習也強化了我對這方面的認識,這期間讓我收獲良多,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有關兒科的知識還有所欠缺,渴望得到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這番話蘇雪楨事先打過草稿,蘇顯國說過,整些花裏胡哨的自我介紹標新立異沒用,踏踏實實說就好。

說完她飛快掃了一眼在場老師的表情,發現表情跟剛剛她進來時也差不多,好歹沒犯錯。

郁德瑉咳了聲,沒回答,直接翻了下面前的紙,拎了一道題出來,輕聲問她:“蘇雪楨同學,什麽是生理性腹瀉?”

蘇雪楨本來還準備了回答家庭或者性格的答案,誰想到自我介紹過後就直接砸下來問題,還是道名詞解釋題。

她停頓了幾秒,擡起頭回答,“生理性腹瀉常見於6月內幼兒,外觀虛胖,伴有濕疹,即出生後不久就腹瀉,每天大便次數多,呈稀糊狀,但一般無別的症狀,食欲良好,不影響身體發育。因為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隨著寶寶年齡增長,添加輔食後會逐步改善。”

郁德瑉給她打了下分,掃到一個問題又問:“小兒急性闌尾炎需要跟哪些疾病相鑒別?”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胃腸炎、梅克爾憩室炎、右側肺炎或胸膜炎。”

蘇雪楨想了下又趕緊補充,“卵巢囊腫蒂扭轉,原發性腹膜炎以及急性壞死性腸炎等。”

郁德瑉極淺地勾了下唇,“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病因?”

蘇雪楨最怕遇到這種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只能把自己記得的說出來,“這個目前病因還比較復雜,尚且沒有明確的說法,主流的觀點一般認為是由多種因素共同誘發的,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也有多數學者認為感染是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腸粘膜缺氧缺血以及喂養不當和藥物都有可能導致。”

三個問題足夠了,他問完以後,又有另外兩個老師依次問了蘇雪楨三個問題,難度大都類似,這時候過去幫淩玉榮搜集資料打下的基礎讓她幾近完美回答出了所有的問題。

雖說有兩個回答不夠詳細,但大體都切到了重點。

在這一道道問題的回答中,蘇雪楨也逐漸找回了自信,遊刃有余。

面試很快到了尾聲,郁德瑉翻了下她的初試成績,饒有興趣問道:“這次來參加復試的考生一共有六十七名,但我們院今年只招五個研究生,你知道自己在初試時排名多少嗎?”

蘇雪楨感覺他不會平白無故問這個問題,肯定是她初試名次要不很高,要不就正好卡在五六名的位置,當著一群大佬的面她也不可能大言不慚直接說自己考了前三,態度很謙虛,試探著問:“應該剛好能進前五?”

郁德瑉哈哈大笑,一旁的喬學禮給她解答了疑惑,“蘇同學,你初試拿了第一。”

蘇雪楨壓下內心的喜悅,微微一笑,以此在導師面前展現自己是個情緒非常穩定能靜下心學習的形象。

郁德瑉對她的表現很滿意,不過總要專業對口,他又問:“未來你準備學哪個方向?”

蘇雪楨越看他越眼熟,輕聲回:“小兒外科。”

郁德瑉點了下頭,“我正好是這個方向,未來三年你願意跟著我學習嗎?”

這就錄取了?蘇雪楨有點懵,考場其他幾個老師看她猶豫都恨不得替她答應,她毫不猶豫應下,老師也順口喊上了,“我願意!”

“謝謝老師。”

自家的研究生,郁德瑉態度比剛才和藹了不少,朝她揮揮手,“行,回去等通知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