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3/4頁)

宋長運哎了聲,帶著兩個研究生也走了出來,一行八個人,前往前面的會議室坐下。

會議室不大,勉強能坐下他們幾個人,進去以後大家也非常機靈的分成兩個隊伍,導師們坐在正中間,他們學生則按照辦公室分成左右兩側,蘇雪楨跟舒常鳴和梅彤坐在右排,另外兩個研究生跟著宋長運坐在左排。

郁德瑉咳了聲,教學秩序能重新恢復他比誰都開心,眼下看著這五個研究生就更高興了,沉聲道:“首先我代表兒科系的院長歡迎大家到博約大學來讀書,過去的幾年博約經歷了很多磨難,能重新恢復招生不容易,雖說眼下條件還有所欠缺,但我們一定盡力給大家提供最好的學習質量,希望大家在這三年裏能在博約有所成,壯大咱們國家的兒科事業,成為一名品德優良技術過硬的兒科醫生!”

“我相信你們日後一定能成為博約的驕傲。”

大家紛紛鼓起了掌。

郁德瑉繼續說,“現在咱們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跟以前也一樣,就是導師負責制,第一學期呢,主要是文化課,從第二學期開始就是專業課的學習,到時可能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咱們博約大學附屬的兒童醫院去實習,當然第一學期也不是就讓你們上上課就完事了,還有一些院裏開的講座要過去聽,聽完寫一份心得交上來,另外每周該讀的文獻和著作都要讀,這方面不能松懈。”

“課表的話,我這裏有一份,之後會貼到墻上,你們拿筆記一下,每天按照時間去上課,注意不要缺課,有的課可能會跟本科生一起上,另外,上課以外的其他時間都要來辦公室幫忙。”

蘇雪楨一邊聽著一邊記筆記,省得自己漏下什麽。

說完學業上的事情,郁德瑉又關心起他們生活上的事情,“你們誰住研究生宿舍?”

梅彤跟宋長運的兩個研究生都舉了手,“我們住。”

郁德瑉問道:“都有宿舍住吧?”

三個人紛紛點了點頭,“有的。”

郁德瑉對他們幾個人的家庭情況也都了解,知道他們三個人是外地考過來的,又多問了一句,“現在學院裏有政策是可以轉戶口過來,你們如果有誰想把戶口轉到洪江市來,可以向我申請,慢點一個月就能辦下來。”

現在城鎮和農村的福利不一樣,大家都擠破頭想在城市裏定居,洪江市經濟發展好,能留下大家自然都想留下,再說大家當時報考博約大學,也有一部分考量是因為博約大學在洪江市,以後工作分配實習也都在洪江市,如果戶口能轉過來的話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會方便很多。

郁德瑉的話音剛落,三個人都齊齊舉起了手,“我想轉!”

跟之前的工農兵大學生不一樣,現在可是研究生,自家培養的人才肯定不想外流,他們選擇落戶在洪江市說明也有穩定的想法,郁德瑉自然不會拒絕,笑著說:“那你們開完會來趟我辦公室。”

會議結束,三個人跟著郁德瑉來了辦公室,蘇雪楨跟舒常鳴給他們留出位置站在一邊,舒常鳴跟她聊天,“學姐你住哪?”

蘇雪楨小聲回:“明峰區長華街道。”

五個研究生就他們倆是本地人,又是一個辦公室的,舒常鳴看她感覺格外親切,“我住河新區誒,咱們離的還挺近。”

蘇雪楨笑了下,不敢再多說話。

頭一天來報道,大家把資料什麽拿的都齊全,郁德瑉需要用到的資料都有,辦起來很快,全都登記完以後跟他們說:“現在本科生還有一批沒辦好的,你們可能要晚一點到十月份才能輪到,到時可能還是需要你們跑一趟戶政處親自辦理遷入登記,輪到的時候我再通知你們,好吧?”

三個人連連點頭,“謝謝院長。”

“那行,你們今天就先回去。”

三個人瞬間走了兩個,辦公室重新空蕩起來,這會兒已經是上午的十一點,郁德瑉拿出課表,直接安排給自己的學生蘇雪楨,喊她:“雪楨,你貼到咱們辦公室門口的墻上。”

“貼完就去吃飯吧,下午再來。”

蘇雪楨說了聲好,接過那一張紙,貼到門口,貼完以後她把課表抄了一份。

看課程也挺滿的,沒什麽空余的時間,除了基本的學位基礎課要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英語外,還有一些需要考試的專業課,整體看下來沒什麽空閑的時間。

五個人都看著一張紙抄,筆尖刷刷的,抄完看著對方都笑了,舒常鳴主動提出,“一起去吃飯吧?”

眾人紛紛點頭,背著包前往學校食堂,梅彤看著手裏的糧票感覺還有點新奇,“跟我們市發的糧票不一樣,看著還挺不適應。”

唐琛也有同感,“是吧?剛剛在教務處領到這個我也看了好幾遍。”

舒常鳴跟蘇雪楨是本地人,不發糧票,他們看這糧票都習慣了,就沒接話,雷文才跟他們兩個人走在一起,想著陌生的地方還是要多認識本地人,主動找他們倆提起了話題,“剛才開會氣氛太緊張了沒來得及跟你們介紹,我叫雷文才,寧平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