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4/4頁)

但是在四月的天裏吹著風扇,還是有點涼的,蘇雪楨又把風扇關上了。

男人從腰間拿出一個本子還有筆,遞給岑柏,“好了,應該沒什麽問題,這裏麻煩簽個字。”

燈具廠主要是做燈的,平時也會教授一些安裝經驗,婁桂蘭看他動作挺利索,好奇問道:“師傅,你這速度還挺快。”

“那可不,我之前是做維修的,裝這種東西小菜一碟。”

張光香不理解:“那咋過來裝風扇了?搞維修不是挺好嗎?”

“老板給的工資更高啊。”

男人笑了笑,確認了一遍簽名,對他們說:“以後有什麽問題直接去長青電器行找我們,免費維修兩年。”

婁桂蘭看他走遠了,對這個長青電器行更好奇了,“這老板還挺會做生意。”

能把生意做到這份上確實挺厲害的,蘇雪楨溫聲道:“老板就是住我們對門的谷紅青一家。”

婁桂蘭又看了看新換上的風扇,“那還挺厲害的。”

僅僅一天,長青電器行迅速打響了名氣,普通店裏幾毛幾塊的東西看慣了,突然出現一個店,裏面賣的大電器價格都在兩三百以上,周邊民眾都覺得新鮮,就算不買,進去看看外國貨也是個新鮮事。

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很快就知道了這裏開了一家長青電器行,價格公道,服務質量還好,還賣外國貨。

年初又開始打擊投機倒把活動了,有人盯上電器行,谷紅青就直接把他們的個體戶營業執照框在相框裏,而且高高的掛在收銀台後面,每一個來付錢的顧客都能看到,看到沒,我們這是政府允許經營的。

梁大志一開始覺得他們電器行肯定開不久,東西賣這麽貴哪有人會買,後來發現還是他低估了洪江市有錢人的數量,銷量雖然少,但只要一天能賣出一台就是賺的,而且他們店裏賣的多數都是外國貨,質量和使用感受都比普通的國產電器要好很多,口口相傳,沒過兩個月,谷紅青和湯勁秋就通過這個店賺得盆滿缽滿。

蘇雪楨在此期間通過多次改稿,終於把論文寫完了,也順利通過了郁德瑉的審查。

一共寫了二十頁紙。

論文完成以後,還有重頭戲答辯,這個才是難點,事關她能不能順利畢業。

臨床醫學院的答辯安排在六月十號,不同科系同時進行。

蘇雪楨答辯之前一直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秉持著真誠的原則,在答辯的時候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瘋狂道歉然後跟在場的老師保證自己以後一定認真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彌補不足。

實際上台答辯要比她想象中輕松很多,畢竟她的論文是郁德瑉通過的,問題不大。

蘇雪楨無論是臨床還是學術經驗在同屆都屬於很優秀的,答辯時老師問的三個問題都能回答出來,半小時後,她順利通過了答辯。

他們本來就是研究生考試恢復後的第一屆,人數不多,不可能卡著不讓畢業,只要答辯的時候態度誠懇一點,基本都能通過,所以今年臨床醫學院的研究生答辯全員通過。

結束以後,臨床醫學院的學生都聚在一起拍了張大合照,他們兒科系五個人也拉著導師站在一起拍了合照。

雖然還沒正式發畢業證,但拍了合照總有一種畢業的惆悵,蘇雪楨走到郁德瑉面前,語氣誠懇,“謝謝郁老師這三年對我的照顧,這三年在博約大學我真的學到了很多。”

一年又一年,郁德瑉也送走了很多學生,聽到她這麽說分外感慨,“以後希望你在兒科這一行繼續深耕。”

蘇雪楨重重點頭,“我會的。”

答辯過以後她其實就可以準備畢業了,到九月份正式到醫院入職之前,有兩個多月的空白期,郁德瑉想了下,“再過兩個月有個全國兒科學術會議,不過要去外地,來回大概要七八天,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去?”

“我想著你答辯完應該也沒什麽事了,如果想去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