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3頁)

先天性的肺氣管畸形通常會伴隨肺隔離症出現,這也能理解為什麽他們會先發現肺隔離症。

蘇雪楨和戴金海點了點頭,出了辦公室以後,戴金海之前也看過蘇雪楨分享的利昂.弗勞爾教授的講座報告,他沒想到蘇雪楨竟然一直在跟這個外國教授聯絡,有些意外,問道:“你們平時聯系都是用英語嗎?”

“是啊。”

“那聯系多嗎?”

蘇雪楨不想透露太多,簡單回答了下:“不多,畢竟是跨國信件,基本是半年收到一封。”

“你英語這麽好,以後可以出國學習的,相對來說國外的兒科技術肯定比國內要好很多。”

戴金海嘆了口氣,“我要是二三十歲的年紀,肯定也準備出國,但我現在這個年紀,還是不想了。”

“唉,不說這個了,我去給雲恩利安排病理組織學檢查。”

蘇雪楨站在原地看著他的背影走遠了,心裏若有所思,過去她其實沒想過要出國學習,畢竟那個時候連上大學都是奢望,後來利昂.弗勞爾教授來洪江市開講座,見識到更好的小兒外科技術後,她確實有一點心動。

不過細想,怎麽可能!光出國的花銷她都付不起,何況眼下平平安安也快上小學了,怎麽想都不現實。

蘇雪楨甩甩頭,“還是回去趕緊給利昂.弗勞爾教授寫信吧。”

經過這兩年的聯系,蘇雪楨的書面英語進步了不少,又因為有急事相求,寫起來很快,不到二十分鐘就把信寫好了,下班以後她繞路到郵局把信寄了出去。

病理學組織檢查要更慢一點,第三天結果才出來,顯微鏡下,他們能更清楚的看到雲恩利肺部有多個直徑小於兩厘米的小囊腔,囊壁內含有纖毛柱狀、立方上皮、少量不規則平滑肌和彈力纖維,不含軟骨及黏液細胞。

病變處在細支氣管異常上面,並且由此導致了並發症,例如反復的下呼吸道感染。

像雲恩利年齡這麽大的肺氣管畸形患兒實屬少見,第一次接觸,本來大家想等等利昂.弗勞爾教授的回信,可是跨國信件聯系哪有那麽容易,沒過幾天,雲恩利的病情就更加嚴重了,由一開始的胸痛咳嗽,轉變成了嚴重的呼吸困難,抗感染治療效果也逐漸減弱,囊腫沒有消失,再不手術很可能會造成黏連,到時切除會更加困難,也會影響雲恩利肺部的發育。

最後不能再等了,小兒外科大家聚在一起開了一下午的會,最終確定了手術方案,手術切除雲恩利病變的肺葉。

手術安排在1月26號上午八點,由張曉忠主刀,經歷了約三個小時的手術後,手術順利結束,雲恩利被推出了手術室,收入病房觀察。

畢竟是頭一遭,術後情況如何他們暫且還不清楚,好在觀察了兩個多星期後,雲恩利身體一切正常,出院了。

蘇雪楨也在年前收到了利昂.弗勞爾教授的回信,信上寫明了目前最新的先天性肺呼吸道畸形分型方式、臨床表現以及手術治療方案,先天性肺呼吸道畸形按照囊腫大小和顯微鏡下的表現可分為三種常見類型。

肺段切除術也是據他們觀察是比較有效的手術方案,預後效果也較好,而且手術結束後,不會再出現呼吸道並發症。

得知這一結果蘇雪楨還是很開心的,她把這一分型方式記到了筆記本裏,隨後先把這封信給張曉忠看了,又拿出來給兒科的同事分享。

作者有話說:

相關資料主要出自《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6,31(16)先天性肺呼吸道畸形,具體分型方式是1977年由Stocker等人提出來,文裏是國內,年代在1983年初,暫時不知道這種分型,而且年長兒因為並發症入院發現這個病很少見。

另外先天性肺呼吸道畸形產檢查出來是否要流產要看病情嚴重程度,不一定非要流產,文裏這個年代醫療水平跟現在比有很大差距,涉及到醫學相關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