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3/3頁)

回到辦公室,她重新檢查了下未來一周的日程表,轉頭問一旁的實習生萬容琨,“上半年在咱們科室做過腸造瘺手術的汪詩悅小朋友,你昨天聯系她家長了嗎?”

“她的二期手術肛.門成形術差不多到時間該做了啊,近期要預約進行手術了,怎麽家長一直沒消息。”

萬容琨忙答道:“昨天我打了電話沒人接,我下午會再打一次。”

“沒事,我來聯系吧。”

蘇雪楨找到汪詩悅的病歷,找到電話號碼撥了出去,電話嘟嘟響了幾秒被接通了,“喂?”

“你好,是汪詩悅小朋友家屬吧?這裏是博約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我是小兒外科的醫生蘇雪楨,今年的3月18號,我給詩悅小朋友做了腸造瘺手術您還記得嗎?”

“記得。”

“是這樣的啊,我看了下,近期詩悅差不多該做二期手術了,但我看你們一直沒聯系醫院,不知道是已經帶詩悅去了別的醫院做完了手術還是忘了呢?”

女人哽咽道:“蘇醫生,詩悅人已經沒了。”

蘇雪楨一時無言,大腦一片空白,緩了會兒才問道:“什麽時候的事情?”

“兩個月前,別的您別問了。”

女人說完匆匆掛了電話。

留給蘇雪楨的,只有被掛斷後嘟嘟聲,極有頻率,她放下電話,手撐在桌子上,煩躁地揉了揉臉。

對於實習生來說,揣測帶教老師表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提前幫他規避掉很多問題,萬容琨知道蘇雪楨揉臉代表著她現在非常煩躁憤怒,他小心翼翼問道:“老師,怎麽了?”

蘇雪楨感覺胸悶不已,低聲回他:“汪詩悅小朋友離世了。”

萬容琨摸了摸鼻子,更不敢說話了。

蘇雪楨推開門走了出去,隔著玻璃看她上午剛做過腸造瘺手術的患兒,同樣的手術方法,在國外大獲成功,行之有效,可在國內,明明手術也成功了,腸造瘺手術患兒出院回家後死亡率卻居高不下,甚至連一半的復診率都達不到。

她不是想不明白,而是正因為明白原因才更感無力,醫院不可能讓腸瘺患兒久住,同樣的,幼托班也不接受腸瘺患兒,故而孩子出院後只能居家由家長護理,受制於經濟家庭交通等等因素,多數家庭無力承擔一個腸瘺患兒多次手術所帶來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只能任由孩子自生自滅。

所以要怎麽才能真正有效的救回那些腸瘺患兒呢?

蘇雪楨目光沉沉,轉身正欲離開,患兒家屬盧欣下班過來看孩子,走出樓梯口剛好看到她站在病房門口停著不進去,她走近好奇問了句,“蘇醫生,怎麽站在這裏?”

蘇雪楨沖她笑笑,“沒事,我就是來看看。”

盧欣不明所以,走進病房看兒子。

蘇雪楨回到辦公室依然在想手術的問題,她知道先天性無肛直腸舟狀窩瘺患兒家屬會這麽抗拒來復診,大概就是因為手術流程太復雜,需要兩次開腹,一次三小時以上的尾路大手術,要想痊愈,治療周期還是恢復期都很長,無論是對於新生兒還是家屬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蘇雪楨腳尖一下下輕叩地面,手裏拿著筆在紙上寫著手術流程,她看著上面的腸造瘺和需尾路縱切口切開全部括約肌又縫回原位的肛.門成形術沉思良久,忽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麽不能直接做橫切口不切肌肉,不造瘺Ⅰ期肛.門成形術呢?

這樣不就可以極大簡化手術流程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