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4/5頁)

在家剛吃了頓晚飯,夫妻倆又去送平平上學,張光香對他的宿舍還比較滿意,六人間,面積也夠住。

平平一貫口是心非,也許是男孩子,又是哥哥,對於感情表達要內斂許多,分別時也很爽快,揮揮手送他們走了,回到宿舍去收拾東西,看到塞到棉被裏的紅包,想家的情緒達到頂峰,在首都的第一晚就失眠了。

蘇雪楨跟岑柏送走了平平安安,家裏每晚響起的琵琶聲,兄妹倆拌嘴吵架的聲音,還有喊他們爸媽的聲音都沒了,剛開始一家四口都有些不適應分離,後來漸漸習慣了,回歸到了日常生活。

兄妹倆每隔兩三天就會給他們打電話匯報情況,一放假就回家。

這一年冬天剛來,周老太太就撐不住了,在醫院停止了心跳,這時的她因為癌症已經無法進食許久了,形容枯槁,身上枯骨可怖。

周心說死了其實也一種解脫,不同於之前安靜進行喪事的父親,她給老太太大辦了一場葬禮,吹吹打打了一周才結束。

孩子們去上大學後,不用像過去一樣每天費心照顧,家裏也有了洗衣機可以處理日常的衣物,加上警局和醫院都有食堂,一定程度上來說,岑柏跟蘇雪楨總算從家庭生活中脫離出來了,可以專心投入到工作中。

這個階段的他們,在各自的行業都深耕了快二十年,經驗豐富,名氣也漸長,又有充沛的時間用來深入研究,不過四年,各有建樹。

岑柏雖然還在洪江市工作,但偶爾會被抽調去外地輔助辦案,更是在1997年幫助破獲了一起特大搶劫盜竊案,抓住了犯罪團夥的頭目,不過抓捕過程中遭到罪犯猛烈打擊,不幸胸口中了一槍,好在性命無虞,在醫院治療緩了過來,次年被公安系統授予英雄一級模範。

蘇雪楨抽出時間又考上了博士,她成了小兒外科發表論文量最多的醫生,多次獲獎,她一直致力於站在患者角度改進更為合適的手術方式,對於小兒先天性畸形,努力去探索更為高效簡單的手術方式以減少棄養率。

這天下了班她回家,突然發現大院裏圍了好多人,還有人抱著錄像機,圍著谷紅青家拍攝,谷紅青穿著簡單,坐在家門口跟記者高駿做一對一訪談,說起過去語氣頗為感慨,“這個就是我跟老公在剛開第一家長青電器行時住的地方,說實在的,這個房子承載了我們很多回憶,我兒子天逸的少年時期也是在這裏度過的。”

“新店開業不容易,那時候我們冒險投進去全部的積蓄去賭,所幸,我們成功了,這才有了如今的長青集團。”

“我希望長青如它的名字一樣,長長久久開下去,為咱們的民族電器沖出國際添一磚瓦,貢獻一份力。”

高駿笑著點點頭,站了起來,跟她握了下手,“非常感謝谷董接受我們的采訪,接下來應該就沒什麽問題了,會圍繞你這個宅子拍一段視頻,到時候在電視上一起播放。”

“放心拍,為了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我一直沒把這個房子賣出去,每回遇到困難總喜歡回來逛一逛找回初心。”

谷紅青轉身又看了一眼房子,“挺懷念的,歡迎大家進寒舍逛一逛,有點灰塵別介意。”

“哪裏的事,房子保存得很好。”

高駿連連稱是,關掉了錄音筆,在房子四周逛了起來,正好看到蘇雪楨走過去,他愣了下,感覺面龐有些眼熟,轉身問谷紅青:“這是您鄰居嗎?”

谷紅青嗯了聲。

高駿想起來在哪看過她了,他在會上看過照片,這是他們電視台前段時間要請的醫生,據說將會是明年的兒科傑出貢獻獎獲得者,他們一直想去采訪來著,但打去醫院的電話都被拒絕了。

高駿急忙迎了上去,“是博約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蘇雪楨醫生嗎?”

蘇雪楨點了下頭。

“我們這邊是咱們省電視台的,上個月我們電視台的同事給你打過電話。”

高駿匆匆掏出了證件,小心翼翼問道:“還記得嗎?”

蘇雪楨沖他笑了下:“記得。”

“沒想到這麽巧啊,正好碰到您。”

噢耶!比起采訪那些充滿銅臭味,表裏不一,只想著用他們電視台宣傳自家品牌的企業家,他還是更喜歡這種專業領域的大佬,高駿暗喜,高興地抓了下頭發,依然小心問道:“不知道您近期是否方便接受采訪呢?真的只會占用你很少的時間,一點點,半小時就夠。”

谷紅青暗暗翻了個白眼,她在這站著一分鐘公司都能賺三百塊,跟電視台耗了一下午,合著這記者以為她的時間不值錢呢,不過她倒是不知道蘇雪楨什麽時候混出了名堂。

蘇雪楨不喜歡接受采訪,文字的渲染作用太大了,她早在人民銥誮醫院就體會過一回了,對她的工作有害無益,她抱歉道:“不好意思啊,工作實在太忙,恐怕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