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頁)

甚至沒有進行外部塗裝,機甲原本的金屬色澤被保留下來,唯一的裝飾是胸甲上的型號標記“TL”。

陸遙投身機甲制造業多年,只需一眼,就看出周雲辰駕駛的他設計制造的量產機甲之一,TL03。

在這個頂尖機甲駕駛員被民眾們狂熱追捧的時代,大部分機甲駕駛員都想要擁有一□□一無二的定制機甲。

周雲辰卻十年如一日地駕駛著這台質樸的量產機甲。

不過,這並不是在說量產機甲性能更差,仿佛周雲辰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

普通民眾和機甲愛好者們常常為各種外形各異、功能不同的定制機甲吵得天翻地覆,一定要在其中選出一個“聯邦第一機甲”。

在機甲行業內部卻有一條不成文的習俗,想要尋找最優秀的一批機甲工程師?那就看看各種量產機甲的締造者們吧。

量產機甲要求滿足最大多數駕駛員的需求,適應種種復雜環境,總工程師需要帶領上千人的團隊夜以繼日地調試數據、測試模型,並在後續使用中收集千萬級別的實地作戰反饋,不斷叠代,兼顧實用性、安全性和成本控制。

每一種量產機甲都會被成千上萬的士兵使用,總工程師必須力求做到最佳,否則,哪怕是百分之零點零一的事故概率,也意味著上百、上千、上萬條生命的流逝。

定制機甲不會像民眾所想的那樣,從零開始進行設計,全部采取最先進最兇猛的技術,這種情況只在不投入實地使用的概念機甲上出現。

為保證安全性,定制機甲設計師只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在已經被量產機甲反復驗證過的整體結構上,加裝各種現成的技術模塊,再微調參數。

其中也不可避免地考量到了成本因素,沒有個人能夠負擔得起機甲的設計全過程費用,其數字之恐怖,讓聯邦最高統帥也要望而卻步。

雖說如此,作為久負盛名的聯邦上將和S級Alpha駕駛員,像周雲辰這般樸素的卻也很少,遠星號連多余的炮口都沒有增設,完全保留了TL03機甲的原貌。

當機甲庫倉門完全打開,遠星號巍峨全貌展現在眾人眼前。

智能升降台全部就位,趙明河提前遙控機甲系統進行排氣工作:“我們為了保持機甲內部狀態穩定,在機甲返回後向內部充入了氮氣,需要一分鐘排氣,請您稍等。”

陸遙看著機甲兩肋下的換氣孔排出氣體,一邊走向升降台,一邊從衣兜裏摸出一個折疊起來的長條狀儀器。

這東西約有四厘米寬,展開後呈圓弧形,將兩個末端架在耳朵上後,儀器便被固定在陸遙的後腦,按下按鍵後開始運轉。

空氣與鋼鐵冰冷艱澀的氣味在湧入陸遙的鼻腔。

陸遙的嗅覺早年因傷損壞,必須佩戴特殊儀器刺激大腦中的嗅球區域才能再次聞見氣味,他一般只在工作時使用儀器恢復嗅覺,用完整的五感確認機甲狀況。

他有些不明白,什麽樣的內部狀況會需要沖入氮氣來維持。

TL03外形高挑纖長,以速度和敏捷取勝,足有三十米高,升降台穩穩將陸遙送到位於機甲胸腔處的駕駛艙門口,趙副官提前為陸遙開啟了控制權限。

“遠星號,打開艙門。”

當圓弧形的機艙門被液壓裝置帶動開啟,白煙從縫隙從溢出,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鐵銹腥氣。

血的味道?

長久處於無味的世界中,陸遙反而在短暫的嗅覺恢復期中對各種氣味格外靈敏,但距離他上次聞見血腥氣已經過去了十來年,這讓他對自己的分辨能力產生了一絲不信任。

剛才從機甲外部看,遠星號沒有遭到嚴重毀壞,也不見深入駕駛艙的貫穿損傷。

但血腥氣還在順著流動的空氣向外鉆,陸遙在艙門開啟到足以容納一個人通過時快步擠了進去,當視線穿過白氣,他的瞳孔猛然一縮。

滿艙的血氣撲面而來,在低溫和氮氣的加持下,粘稠的血液還沒來得及氧化,又仿佛還會流動,鮮紅的顏色彌漫在陸遙的視野之中。

滴的一聲響,驚得陸遙汗毛一跳。

這是機甲智能自動開啟艙內燈光的聲音,在陸遙的記憶中,駕駛艙內冷白色的光線從未像今天這般刺痛人的雙眼。

陸遙閉了閉眼,再次睜眼時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通過通訊頻道詢問趙明河:“周上將受傷了?”

“是的,前段時間的戰鬥中,上將受了些傷。”

血液在被重擊變形的地面上蜿蜒,噴濺痕跡灑在側壁上,濺在玻璃儀表盤上的血液先一步凝結成滴。

濃郁的血腥味讓陸遙生理性反胃,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一把扯掉嗅覺刺激器,質問:“他現在還在前線作戰?”

“是。”

“帶著傷?”

“通過治療艙恢復了一部分,”趙明河回答,“艦隊的人已經為艙內情況做了建模留證,如果您擔心衛生問題,我可以找人來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