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3/4頁)

誰能想到一個新專業居然弄得這麽細致認真,倒還真挺像那麽回事。

甚至不少人看著形勢,已經提前開始幸災樂禍。

【我現在倒想看看之前那些話說那麽難聽,罵邵欽、罵人家專業水的,現在準備怎麽收場,吃瓜.jpg】

【邵欽:給你們臉了,現在外網注意到就想起來我的好了?呲牙.jpg】

鄧止維介紹完,主動提議讓剩下的四個人也說兩句。

可以是關於他們專業的補充,也可以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感悟、被教會的東西,總之不能光他一個人站在台上幹巴巴。

朱哲這時候還是給面子的,首先接上話茬。

“其實我家裏挺多親戚都無法接受我專業的。覺得我文化分既然這麽高,為什麽不幹脆讀讀金融,哪怕讀個馬克思也行。但我個人心底的想法:只要有筆我就不寂寞,哪怕所有人都無法理解,也有寫作陪我。”

寥寥幾句話,立刻把現場氛圍烘托起來。

霍巍也認真想了想:“在寫詩這件事上我不算有天賦,可能窮極一生也達不到很多人隨口的高度,但好在我自己喜歡。”

正當大家等著張棲雅接著前面的氛圍往下。

她前大半句倒還正常,結果到最後卻是來了個誰也沒想到的呼應轉折:“沒有反骨的人很難寫好東西。反骨可能是內在的,可能是外在的,但總之永遠年輕,永遠罵人難聽,永遠作精,永遠誰的話也不聽,所以你們今天早上給邵欽做的那張大字報其實做得挺對的,我們來的也對,正好萊鳴都是一幫跟我們專業直接對口的學生。”

【?????這也行】

坐在底下的學生們,直接被張棲雅無懈可擊的邏輯逗笑了。

偏偏張棲雅還反問:“笑什麽,是我拍錯了馬屁,其實你們自己也覺得你們自己有問題?”

場內頓時笑得更大聲了。

好像他們之間所有隔閡,都在張棲雅三言兩語的冷笑話裏消解。

鄧止維卻主動為大家解釋。

“雖然棲雅沉迷打遊戲,但其實她專業在我們班非常厲害,經常被老師誇。她剛剛也算是用到一種寫作技巧,由我們前面幾個人鋪墊起頭,等到氣氛煽情到高潮,她負責輕松收尾,情緒解構。這樣既能保留情緒傳達的真諦和深刻性,又不至於把大家一直懸在沉痛裏,也就是所謂的‘有笑有淚’。”

這一下,彈幕徹底沒人再質疑他們專業水平,都開始好奇邵欽會說什麽。

畢竟前面系統介紹也介紹過了,煽情也煽過了,幽默輕松也輕松了,留給邵欽的發揮空間已然不多。

這就是讓他們自己上台,多半也得卡殼。

於是他們一邊看好戲觀望,一邊又忍不住期待邵欽能給出一個出彩的答案。

鄭梟也是期待的。

他依舊坐在第一排正對台上邵欽的位置上。

不過他期待不為別的,只是因為不想放過任何一個能夠更加了解邵欽的機會。

所以邵欽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在萬眾矚目下開的口,說:“我沒有認同困擾,沒有天賦困擾,也沒有反骨困擾,好像沒什麽值得聊的,硬要說我們專業有點什麽優點,那可能就是你們每個人的一生,腦子裏或多或少都會有對掙錢吃飽肚子毫無用處的東西,但作家就不會。”

邵欽本打算點到為止,說到這裏就停下。

可他看小會議室裏的大家呆呆傻傻,也不知道是腦子沒轉過彎,還是單純思路沒跟上,只好又補了一句:“因為對於寫故事來說,哪怕知道的東西再冷門也是有用的。”

結果場內依舊一片寂靜。

“?”

邵欽緩緩打出一個問號,突然有點搞不懂現在的狀況。

是他講的還不夠簡單,大家沒聽懂嗎?

於是他決定再換個說法,更加直白地試探一次:“就是你們今天罵我,我也不算白挨罵,因為我明天就可以把你們罵我的事寫成小說,掙你們一輩子也掙不到的錢,能理解嗎?”

其實是能的。

而且是超級能,只是因為大家第一次接觸這種說法,就好像突然醍醐灌頂,從一個虛無縹緲的名詞,一下真正明白了“作家”這個職業的趣味和意義。

彈幕裏有文字工作者瞬間共情。

【SOS太真實了,邊被生活折磨哭,邊巴巴不停接著寫,說的就是我本人……】

【我也,我每次碰到想不開的事都會這麽安慰自己,並不是白倒黴的,是主角倒黴的素材又增加了15551】

【所以邵欽的方向就是寫小說對吧?】

【不知道為啥我突然好唏噓,就感覺邵欽挨罵這段時間之所以能淡定,可能不是硬裝,也不是性格問題,單純就是敬業刻進DNA裏?結果一幫人還罵那麽起勁,揣手.jpg】

【生活態度都升華了可還行,有點子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