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橋(第3/4頁)

莊宴凝神想了想,覺得這話不無道理,起碼從劇情上來說並不矛盾,然而,齊先韻的助理卻在旁憂慮道:“可是現在這溫度……”

北方如今的夜裏只有三四度,再加上還是陰雨天,他們身上的衣服又不厚,光是在露天的地方待一會都會渾身冰涼,這要是被雨淋著反復折騰幾次,怕是身體會吃不消。

不過還沒等莊宴做出決定,齊先韻卻已經擡手隔空點了點助理:“你別添亂。”

說著,他對莊宴爽快地笑道:“不用理他,拍戲淋雨曬太陽那不都是正常的?只要拍出來效果好就行,別的不用考慮。”

他和宋野城都是演員中極為敬業的那一類,萬事以拍戲效果為先,別說是在零上幾度的天氣淋雨,就是零下幾度讓他們下河蹚水,只要有必要他們也一定會盡力配合。

正在這時,在旁一直沒有出聲的江闕開口道:“莊導。”

幾人疑惑地扭頭看去,便聽江闕提議道:“或許可以試試一個打傘一個不打?”

他向監視器示意了一下:“我剛才看光線問題主要是集中在方至那邊,因為他需要不斷走動,傘面對光線影響比較多,齊老那邊其實還好。”

莊宴聞言轉回監視器,宋野城和齊先韻也跟著看去,幾人把先前的畫面又重新觀察了一遍,發現的確如他所說。

江闕繼續解釋道:“方至不打傘是因為他出門時就沒帶傘,下班途中又在想心事,沒顧得上在意小雨也是合理的。而齊老的出場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方至路過他的時候他在傘面之下,等方至回頭他才把傘擡起露出真容,這兩個鏡頭剛好能創造出一個小懸念,也不會影響整體基調。”

這還是他第一次在片場對拍攝發表意見,先前他雖然也都在場,卻總是以靜看為主。

這倒不是因為他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向來認為小說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哪怕是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拍攝和制作過程也是一輪二次創作,這輪創作的主刀者不再是他,而理應是電影導演。

他認可莊宴的專業性,也信任他的審美能力,更願意以學習的姿態參與到拍攝過程,所以即便他是原著兼編劇,也一直都充分尊重莊宴的創作空間和創作自由,不會擅自越俎代庖班門弄斧。

今天的這場雨實屬意外,而他此刻的提議也很有分寸,並沒有大改莊宴原本的設計,而只是以旁觀者清的視角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折中思路。

宋野城聽著他沉著輕緩又條理分明的話音,莫名生出了一絲類似於欣慰的感受,忍不住偏頭看了看他,迎上他略帶疑惑的目光後,贊許又鼓勵地沖他眨了下右眼。

江闕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被這冷不丁的wink殺電了一下,匆匆收回視線,無意識地擡手捏了捏耳垂。

莊宴仍在盯著監視器,斟酌片刻後,終於認同地緩緩點了點頭:“有道理,那就這樣,一個打傘一個不打,咱們再來一遍。”

所有人重新復位各司其職,齊先韻回到天橋上打傘守在地攤邊,而宋野城這回則沒再打傘,一手拎包一手插兜從人行道往天橋行去。

*

半小時後——

“cut!”

莊宴無奈地扯著嗓子叫了停,這回再不是因為光線問題,而是因為先前還細如牛毛的小雨忽然間越來越急,此刻甚至已經發展到了近乎瓢潑的程度。

鏡頭中的宋野城已然渾身濕透,頭發仿佛剛洗完一般,雨水順著額頭洇進眉間,鬢角滾落的水珠沿著腮邊滑到下頜,看上去活像是下水救人剛上岸。

這種傾盆大雨要是再不打傘那可就不是“想心思”能解釋的了,那得是腦殘到一定程度、剛經歷生離死別或者狗血言情劇裏“你愛我但不相信我愛你所以我要淋雨來找你證明我愛你”的戲碼才解釋得通。

不僅如此,大雨拍擊在傘面的噼啪聲響也嚴重影響到了收音,在這種環境中對話幾乎得用喊的才行。

莊宴那邊一叫停,齊先韻趕忙起身給宋野城遮上了傘,豆子也飛一般三步並作兩步沖上橋給他遞上了毛巾。

宋野城揉搓著頭發,跟豆子和齊先韻一起下橋回到了棚中,江闕從旁邊椅背上拿過他的外套遞去,豆子連忙接來展開給宋野城披在了身上。

莊宴看樣子也是無奈得緊,擡腕看了看手表,發現已經兩點半,距離預定的五點還有兩個半小時。

“先去車上換衣服吹頭發吧,”他對宋野城和齊先韻道,“反正也就剩最後一小段了,正好先把衣服烘幹,等雨小了再拍。”

他們剛才趕在雨下大之前已經拍到了算命先生從包裏拿出燈的地方,剩下的部分不出意外半小時內就能拍完,但衣服和頭發這麽濕著肯定不行,至少得烘幹到看不出明顯水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