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頁)

連鋒還不知道怎麽向雲緩交代自己身上的傷。

雲緩晚上睡覺總是要睡在他的懷裏,有時候做噩夢了還要連鋒哄他,埋在連鋒的心口蹭來蹭去,兩人貼得那麽親近,這一點傷很難瞞得過雲緩。

連鋒回到宮裏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他詢問了一下留在清宴殿的宮人。

雲緩這幾日和往常一樣,每天去翰林院做些清閑自在的事情,和新認識的朋友簡單聊幾句,偶爾會在散值後去勾欄裏看看戲聽聽書。

在凜州的時候,雲緩上頭有凜王約束,以至於他的生活有些枯燥乏味,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都城繁華熱鬧一些,適合雲緩這樣年輕且好奇心強烈的小公子。

連鋒前世曾經無數次在夜裏想過,他想他得到雲緩後會做什麽。其中之一是將雲緩困在宮城之中,不讓任何人見到雲緩,只有自己日日夜夜看見對方,無論雲緩是祈求還是什麽,他都不會放手。

得到之後,他最期望的是雲緩能夠順心如意,最好開心一點,不要像在凜州時那般,將一切不開心的事情藏在心裏。

而後,連鋒在床上看到了一件自己常穿的衣袍。雲緩不可能拿著連鋒的衣袍自瀆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事實上這件衣服幹幹凈凈,沒有連鋒想要看到的任何痕跡。

問了一下殿裏伺候的宮人才知道,雲緩睡覺的時候會把連鋒的衣袍放在枕旁。

因為連鋒這幾天不在,雲緩很想念他,吃飯做事的時候都會走神。但他不會讓同僚發現,被看出異常了只說家裏有一點點事情,所以才會走神。

殿裏堆積了不少政事,連鋒去宣室殿中處理。

雲緩這個時候肯定還在翰林院,不知道對著一摞書在忙活著什麽事情。

連鋒身上的傷需要好好療養,禦膳房裏給連鋒燉了烏雞參湯,另外準備了幾道甜點。

連鋒原以為自己這幾天不在,沒辦法約束雲緩,雲緩一定會吃很多甜食,問過宮人才知道,雲緩這兩日並沒有什麽胃口,總是懨懨的無精打采的樣子。

幾位大臣進來匯報一些事情,他們離開之前,勞禧給連鋒送來銀耳雪梨湯和兩道精致的點心。

連鋒把內相高秀留了下來。

高秀有些恐懼,他聽說昨天行宮發生一些事情,陛下似乎受了點傷。這種消息來得極其隱秘,只有少數幾個位高權重的大臣才能打聽得到,一時間人心惶惶,都怕被栽贓到自己頭上。

高秀曾經和先帝有許多交情,卻不代表他留戀先帝,事實上他對先帝的許多做法都有著不滿。若說服氣,他還是服氣當今聖上。

現在皇帝突然把他留下來,他惶恐不安,生怕皇帝認為他有可能是組織刺殺的幕後黑手。

連鋒道:“宸郡王在翰林院如何?”

高秀松了一口氣,原來是問雲緩的事情。雲緩能進翰林院,是靖侯那邊打了個招呼,高秀只知道靖侯世子娶了雲緩母親的妹妹,是雲緩的姨父。

靖侯府的面子,他們不能不給,加上皇帝這邊明明知道卻無任何反對。

高秀不知道皇帝如何看待凜州的,他只實話實話:“宸郡王才華橫溢頗為明秀,交代給他的差事都能完成得很好。上進心不強,除本職外不做多余之事,拉幫結派之事暫時沒有做過。”

連鋒點點頭:“他還年輕,不懂事的地方很多,能完成手上的差事已是不錯,高卿若有空閑,多多點撥教誨,讓他學些有用的東西。若他犯了錯誤——”

“臣一定多加斥責,少讓他犯——”

“若他犯了錯誤,也不能批評他,你告訴朕,朕親自批評。”

高秀雲裏霧裏,倘若不是因為皇帝和這位雲小郡王相差不到十歲,他都要懷疑這位小郡王是皇帝的兒子,皇帝讓自己去帶太子了解政事。

“……是。”

“禦膳房做了點心和甜湯,你恰好要回翰林院,順路給他帶過去吧。”

麒朝的翰林院並不在宮中,不過與皇宮挨得很近,高秀提著食盒出了宮,很快便到了翰林院。

雲緩把他今天寫的文稿拿給另一個姓李的修撰去看,李修撰和雲緩關系不錯,指出了一些可以再刪減的地方。

這個時候內相回來,李修撰以為他有什麽事情吩咐。

誰知道內相只把一個食盒放在了雲緩面前:“裏面是甜湯和糕點。”

雲緩打開食盒,看到了一碗銀耳雪梨湯和兩碟什錦幹果餡兒的點心。

雲緩把點心拿出來:“內相大人,李修撰,你們也嘗嘗吧。”

內相連連擺手:“不、不必。”

他是不敢吃。

內相完全沒有想到雲緩身後的靠山不是靖侯府而是皇帝。

話說回來,雲緩有皇帝當靠山居然每天還這麽認真乖巧的待在翰林院裏,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他和皇帝交情很好。翰林院和其他地方不同,想在這裏待得有幾分真才實學,這裏的人基本都是科舉選□□最出挑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