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6頁)

當初她就不同意把女兒嫁給林如海,還是老國公看中了林如海的才華與林家的世代積累,是個出讀書人的人家。

她便想著,林家確實錢財頗豐,幾世的積累,還是列侯之家,可不就是豐厚無比。

那是賈家雖然還算風光,可出了太子謀反失敗的事兒後,賈家為了跳出漩渦。當初下了不少血本走關系,這才得以保存下來。

那次花出去的錢,送出去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賈家公賬上的錢,幾乎花了個幹凈。

她那時便預料到,往後家裏在錢財上可能會不湊手。

思量過後,才勉強同意了老國公,把女兒嫁給林如海。

現如今,賈家錢財上短缺了些,她的敏兒拿些錢財物件貼補娘家,又何不可?

只是一百多萬兩而已,何必那般計較!

賈母當初嫁到賈家,正是四大家族最為鼎盛的時候,家中豪富,什麽好東西沒見過。

在她眼中看來,一百多萬兩,也不過是區區一百多萬兩而已。

並不是什麽大數目,林如海為了這點事情就寫斷親書,實在太過小題大做了些。

不過,一百多萬兩?

敏兒有送這許多嗎?

她怎麽記得,好像才幾十萬兩東西而已,決計不會超過一百萬兩。

難道是林如海把家裏少的東西都扣在了敏兒頭上?

不對,不對。

就那本賬冊上寫的,一筆一筆清清楚楚。

林如海也是要臉的人,都要斷親了,絕對不會在這方面上作假。

那麽若是林如海給的賬冊是真的,那剩下那些錢和東西,又究竟去了哪裏?

不對不對,這個事情不對。

賈母畢竟當了多年的當家主母,立刻意識到這其中有問題。

緊接著,她便想起,這些年來因為她年紀大了,下放了大半的管家之權。

而王氏就是接手了這些事情的人。

難道說王氏膽子那般肥,竟然公然昧下敏兒給她送的節禮!

越想,賈母越覺得可能。

當下面沉如水,顧不上還隱隱有些暈眩的腦袋,直接讓人擡了軟轎,氣沖沖地往榮禧堂的後院,也就是王夫人的住處去。

婆媳兩個其實嚴格說起來,都是住在正院榮禧堂的,只是住的方向不一樣而已。

一個在西,一個在東。

中間隔了榮禧堂。

也就說,賈母找王夫人,極為方便。

是以,當賈母怒氣沖沖來到王夫人院落的時候,並沒有驚動對方。

王夫人此時正躺在美人榻上半閉著眼睛,享受小丫鬟的捶腿按摩服務。

小丫鬟聽見腳步聲擡頭,便發現門口站著賈母,即刻停下手上的活計,想要給賈母請安。

賈母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要說話。

“怎麽停下了?”舒服的力道沒了,王夫人心情不美。

“這才敲了多會兒就停下了,翠兒,你這膽子肥了呀。”王夫人猛然睜開眼睛,就想一巴掌扇到翠兒的臉上。

然而,睜開眼映入眼簾的竟然是賈母那張老臉。

一瞬間,王夫人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否則怎麽會看見婆母出現在自己的院子中。要知道,婆婆都好些年沒踏進她的院子了,向來都是她上婆婆的院子裏請安來著。

“王氏,不用起來,我只是隨意走走。”賈母一邊說著,一邊走向了旁邊的博古架。

博古架擺著好些個珍品,只一眼,賈母便發現其中有一個不是王夫人的嫁妝。

“你什麽時候得了這麽一個金貴瓶兒?我怎麽不知道?”

王夫人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這會兒不是做夢。

趕緊打起精神說道,“也是前不久得的,不是什麽金貴東西,便沒到處宣揚。”

話雖然說得輕巧,但王夫人的心卻猛然一沉。

無他,因為這瓶兒來處有問題。

是她從賈敏送到賈家的節禮中扣留的。

至於這瓶子的價值,她早就差人問過,足足一萬兩一個。

當時她收拾賈敏送來的節禮,第一時間的便看上了這個梅瓶。

直接讓人從自己的庫房中挑了個相似的,價值卻才幾百兩的瓶子換了。

這一倒手,就是一萬兩入賬。

類似的事情,王夫人可沒少幹。

光從賈敏送的這些節禮中,便摳出了好幾十萬銀子。

她這麽做,也不光是愛才。

更重要的原因是,她送了女兒進宮搏富貴。

而且還不是大選進去,是小選進去的。

小選那都是的伺候貴人的奴婢,手裏沒銀子打點,日子可不好夠。

她送女兒是去搏富貴,不是伺候人。

上下打點關系,這錢才自然不可缺少。

小選進去的也沒得帶嫁妝,是以王夫人每年都要送好多錢進宮裏。

一開始的時候,要得不多,一年幾千兩就夠了。

可後來隨著元春待的年數越來越長,要的銀子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