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4頁)

楊志誠倏然看過來,盯著他。

“你知道?”

周聲頓了會兒,才掩飾道:“偶然的機會,查到過一些零星資料。”

“這位的資料現在可難找,你從哪兒看見的?”楊志誠說著像是不得勁,直接說:“來來,上我房間來說。對了。”說著轉頭又對邊上的人道:“儲欽白幹嘛去了?算了,碰見他就跟他說人我帶走,回來上我房間來找。”

周聲被這位楊導風風火火的舉動震懾。

都沒來得及說話,就被拽走了。

楊志誠邊走還邊跟他說:“你叫什麽來著?周聲是吧?”

又道:“我知道你病了,儲欽白也說過你身體底子不好,但我這事兒真的還挺急的,就只能麻煩麻煩你。儲欽白要是問,你就只說怪我就行了。”

這楊導幾次提及儲欽白。

周聲失笑,只好安慰:“沒事,他不會問的。”

周聲坐在導演楊志誠的房間裏。

楊志誠抽煙,在征得周聲同意後又點了一根夾在指尖。

周聲看著茶幾上煙灰缸裏的一堆煙頭,窺見了這位導演的壓力。

楊志誠注意到他的視線,實話實說道:“外面的人不知道,困在這裏一天,我手頭損失的數目就不可估計。你看我這一天愁得頭都要禿了。錢都還是其次,來,你先看看這個。”

然後周聲拿到了《浮生夢》的劇本的梗概和人物小篆。

《浮生夢》竟是以民國為背景的電影。

講一個名叫常征的普通男人的三十歲。

好賭、抽大煙,打老婆,小人物身上盡顯人性的狠辣與醜惡。然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一筆橫財,從此歌舞升平燈紅酒綠,穿最得體的西裝,喝最貴的洋酒,摟最美的舞女,揮度這最好的人生。

他也死在這一年。

一個僅僅是看梗概就覺得很有爭議的角色。

周聲沒有看過儲欽白的作品,無從想象他頂著那樣一張臉,飾演一個抽大煙的賭棍是什麽感覺。

他沒法具象化,所以就問了。

楊志誠說:“這電影與其是在講一個男人的三十歲,不如說是從這樣一個人身上映射市井風貌,看戰爭殘酷,社會起伏。常征這個人物身上的壓抑感很強,讓人痛斥和升華的淚點都有。你家儲欽白演起戲來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個人,表現挺好的,你大可以放心。”

周聲:“……”

他真的不是這個意思。

而且他確定楊志誠八成知道了他和儲欽白結婚的事。

楊志誠找他來要說的,是另外的情況。

他伸手過來替周聲往下翻了一頁。

點了點,“這個。”

人物介紹很短。

範仲青:

生於錦繡堆裏的金城小範爺,六歲時大鬧昌茂飯店,二十一歲打斷警察局局長的腿,二十五歲在戲院為一男子豪擲千金。

二十九歲國局紛亂時散盡家財,從此世上再無記載。

楊志誠:“這個電影整體基調並不輕松,所以才有了這個人。範仲青,你既然查過應該知道這人物是真實,有事實依據的。角色的戲份占比非常少,但細節卻很重要,而且是一大亮點。開機前找了個研究史實的,信誓旦旦跟我保證他知道這人生平。現在影城那邊在搭景,問他這人最愛吃什麽穿什麽,不知道,家裏什麽樣子,不知道,最後怎麽死的,還是不知道!”

楊志誠說著就像是要鬼火冒了。

周聲淺淺摩挲了一下人物介紹裏的那幾行短短的小字。

開口說:“他愛吃金陵鴨芋角、錦鹵雲吞,最愛的是咖啡奶糕。最喜歡穿西裝擺闊,家裏陳設以西洋擺件為主,愛收集鐘表。至於怎麽死的……”

周聲搖頭:“沒人知道。”

他那個比他大不了兩歲的小舅舅。

在當時可是金城有名的人物。

時局和在不同地方的各種原因,周聲的母親和母家來往不多。

這個小舅舅小時候卻是實實在在在周家住過兩年。

他那時候最愛捏他的臉,一本正經教訓他:“周聲聲,你都快讓周家教育成一個小古板了!”

周聲小時候為數不多調皮搗蛋的劣跡都有他的功勞。

他回了金城後來那些年,所有有關他的消息都是從母親口中得知的。

金城一霸。

人稱小範爺。

離經叛道的代名詞。

大鬧飯店,打斷別人腿這些都是真的。

但周聲也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

比如這小霸王長成了大霸王,範家當時托關系給他在警察局弄了個職位。打斷那位局長的腿,也是因為那局長間接害死了金城的一個普通商販家的女兒,還試圖以權威脅她家裏人。

豪擲千金捧一個男角也是真的。

在周聲最後收到的那封信裏,他說他愛他。

附帶的一張黑白照片,他們並肩站立,看著很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