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皇後預想中的喝個痛快並沒有實現。蘊和不小氣,讓人直接拿了兩壇子酒回來,不過她並沒有給皇後而是交給鄭嬤嬤收了起來。

鄭嬤嬤可不會‘慣著’皇後,她嚴格按照太醫的叮囑,每天只給皇後倒一小杯,讓她解解饞。

喝個痛快?不可能的,除非她哪日身體徹底好利索了。

面對鄭嬤嬤最後妥協的總是皇後,為此她沒少調侃,說鄭嬤嬤不是她的奴才是謹穆妃的。

八月十五中秋,十六日皇上給安親王府的務爾占賜了婚,等到十七日大家以為平靜的時候,皇上又下旨追封郭絡羅官女子為貴人。

這道聖旨雖然沒在京城百姓之中蕩起水花,皇阿哥們的臉色都變了。

就像皇後說的,皇上此舉不過是掩耳盜鈴,皇阿哥們都猜到郭絡羅官女子的死因。犯了那麽大的錯還能晉封,莫不是皇上的真愛?

皇阿哥們請安的時候碰上太子,以往總對著萬黼等人陰陽怪氣的他這回對準了胤祺。他上下打量胤祺,嘴角勾著笑,“沒看出來,小七你可以啊。”

因為當年地龍的事兒,太子一直覺得老三在汗阿瑪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雖然比不過自己也差不了哪裏去,這讓他有了很大的危機感。他可不想被比下去。

關於老三福晉那個傳言他也聽到了,說老三有野心打算做黃雀他是嗤之以鼻的,就老三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性子,誰對權利有想法老三也不會。更扯的是老三為了迷惑他選擇顧氏的說法。

顧八代不只是教導皇阿哥們,偶爾也會去給太子上課,他也算是太子的老師。尚書府不止三阿哥他們去過,每年顧八代生辰太子也會過去。

顧八代的孫女他們都見過。老三慣會裝模作樣,太子以為顧八代的孫女被他迷惑看上他是很正常的事情。以顧家的出身,只要顧八代稍微露露口風,汗阿瑪肯定會答應。

老三娶顧氏沒什麽稀奇的。他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等後來出了那個傳言,太子更加確信這是有人看老三不順眼,故意想要借他這把刀對付老三呢。

太子是誰?他能給人家當槍使?他不把那個敢利用他的人腦袋擰下來都是好的。

郭絡羅官女子的死因別人不敢過問,只私底下猜測可能跟顧氏有關系;太子不同,他直接跑去問過皇上,得到了準確的答案。

他當時以為郭絡羅氏犯了這麽大的錯,應該跟當年的烏雅氏一樣直接賜死。然而並沒有。這已經夠讓他不高興了,時至今日汗阿瑪居然還追封她了。

汗阿瑪嘴上說是因為胤祺跟胤禟,但胤禟才多大,他覺得最大可能是因為胤祺。

都說會咬人的狗不叫,原來汗阿瑪寵愛的不是看似最滿意的胤祫,也不是咋呼的最厲害的胤禶,是這個悶不吭聲的七阿哥胤祺。

太子看看他,再看看站在他旁邊的六阿哥胤禶,“我說老六,你怎麽還跟老七一塊玩呢,他額娘可差點害了你親哥、親嫂子。”他咬重親這個字。皇阿哥們都是兄弟不假,但一母同胞的才是最親。

胤祫平日裏對弟弟們都很照顧,胤禶這樣有些不地道了。

胤禶只擡頭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二哥也說了是他額娘,他額娘關七弟什麽事兒。您忘了,七弟可是太後養大的,我相信七弟跟他額娘不一樣。”

五哥說在眾人、尤其汗阿瑪面前一定要把七弟跟他額娘分開,當成不同的個體來看待。但是也不能太過,太過不在意這件事又會讓人覺得假,反而惹人懷疑。

幸好七弟從小跟著太後一起長大,才讓他找到了這麽好的一個理由。

胤禶沖著太子擺擺手,仿佛再說:誰說我不記恨大郭絡羅貴人做的事情,你看我只跟七弟好,都沒搭理十一弟。

胤禶的話讓胤祺心情十分復雜,一方面他很感激六哥對他的信任;另一方面因為他額娘,胤祺又覺得很羞愧。他下意識的想要逃離這份好,他總覺得自己不配。

胤祚道:“六哥不覺得這話說的有點早,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覺得你還是有點防範意識的好。太子跟大哥不是常說麽,這人啊根在那呢,怎麽該也變不了其本質。”

後面那句話是太子和大阿哥經常說他的,因為胤祚腦殘把一手好牌打了稀巴爛,放著安嬪這個真心疼愛他的額娘不要,一心跟著烏雅氏。

胤祚每次折騰過後,太子與大阿哥就拿這話擠兌他。

這句曾經最讓胤祚屈辱的話,如今被他反過來用在別人身上。

別說還挺爽。

胤祚這話說的是胤祺,胤禟看的卻是胤禛。他佯裝好奇的湊過去,“五哥,他再說你嗎?”

別看胤禟平日裏跟親哥走的不頻繁,關鍵時刻他還是護著親哥的,別說胤祚那番話把他額娘都罵在裏面,這是胤禟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