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房子裏家具齊全,山梅與冬蓮把自己帶來的被褥鋪好,拿著銀子就出來了,“主子,房間已經收拾好了,奴婢跟冬蓮出去買點糧食蔬菜,晚上咱們就能自己開火了。”

吃了一路酒樓,現在他們有些想念自己人的手藝。這次帶的人除了冬蓮會廚藝外,康熙還從乾清宮的小廚房帶了個姓沈的廚子。

沈師傅聽了這話就要跟著出來,作為禦廚他對食材很挑剔,生怕這倆不懂事的丫頭買的不夠好。

左右也沒自己的事兒,蘊和跟著道:“我正好閑著沒事兒,跟你們一起吧,順便也轉轉這蘇州城。”

今天只坐了一上午的馬車,剛才萬黼去找房子的時候她又跟著休息了一個時辰,這會兒正精神著呢。這次就來了她們三個女眷,蘊和也沒打算什麽都讓倆宮女動手,她自己也會跟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蘊和都不累,康熙更不累了,聽見她們要去糧食鋪子當即也跟了來。他一來呼啦啦又過來好幾個侍衛,人就多了起來。

蘊和道:“這樣,我跟爺帶幾個人去糧食鋪子買點糧食,沈師傅你帶著山梅、冬蓮並幾個侍衛去買點菜和肉。肉多買點,大家這一路都辛苦了,今晚上好好吃一頓。”

康熙頷首:“是這個理,沈河就跟她倆去買菜,咱們分頭行動。”

康熙是個無肉不歡的主,不吃菜可以,不吃肉可不行。幾個孩子跟他差不多,也要吃肉。蘊和這話中正好戳中他的內心。走了一路吃了不少地方特色,他還真有點懷疑宮裏的味道。

兩撥人在門口分開,一個往左一個往右,蘊和他們很快就來到夥計說的糧食鋪子,那鋪子不是很大,東西倒是很齊全。看到蘊和等人進來,掌櫃的立刻小跑著過來,“這位夫人想要點什麽?”

蘊和還沒開口,康熙伸手一指,“我們是牙行夥計介紹來的。你們這上好的粳米多少錢一鬥啊?面又是什麽價格。”

一鬥米為十升,一升大概是一斤半到兩斤,至於到底是多少斤,主要看店家用來盛米的鬥有多大。在京城一鬥米就有十八斤,蘇州這邊一般都是十五斤,他們來的這家店比其他店多半斤,能給十五斤半。

別小看這半斤,熬制的稀一點四口之家可以吃兩頓。

當然不管是十五斤還是十五斤半,價格都是一樣的。

他們說話跟蘇州人不同,自帶京城口音,本地人一聽就能聽出來。來之前牙行的夥計也說了,報上他的大名,這家店絕對不會坑他們。

連主人帶侍衛將近四十口人,日消耗是很大的,所以他開口問一石的價格。報上牙行夥計的名字,他也想看看能省多少錢下來。

掌櫃的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他就知道這是個大主顧,“這位老爺您放心,小店童叟無欺、貨真價實,來我們這您算是來對了。不知這位老爺想要什麽米,我們小店有新米、陳米、還有打高麗弄來的高麗江米和碎米,面有白面、蕎麥面,這東西不同,價格也不同。”

“你們這還有高麗江米?”蘊和是真的驚訝了。

高麗江米聽名字就知道這東西不是大清的產物,是從高麗弄來的。如今大清士氣正盛,高麗算是大清的附屬之國,每年高麗的使者都會前來京城繳納歲貢,這其中就有高麗江米和高麗參。

因為是進貢而來,就顯得這高麗江米十分珍貴,像蘊和她在做貴妃的時候俸祿裏面就沒有,宮裏只有皇貴妃、皇後以及太後和皇上才有資格享用高麗江米。

皇貴妃與皇後一樣,每日能有一升五合的高麗江米,折算一下大概是兩斤多一點。

宮裏的貴人吃不著的東西,在江南小店卻能販賣,蘊和怎能不驚奇。

康熙同樣震驚,他震驚的同時免不了多想:京城都沒有的高麗江米,一個江南小店怎麽會有?他這不大的店鋪都有得賣,江南其他糧食鋪子呢?他們的米從哪裏來的?

他第一反應是高麗不老實,朝政有人跟高麗勾結。

掌櫃的笑道:“也是夫人您來得巧,我們小店剛到了兩石高麗江米。您瞧見沒那邊那幾位老爺都是為這高麗江米而來。”說到這他往前走了幾步,想要湊近了說話。康熙身後的侍衛上來,其中有人撩開衣擺拍了拍裏面藏著的佩刀,掌櫃的嚇出一身冷汗,他識趣的往後退了幾步。

康熙道:“掌櫃的勿怪,是我這奴才不懂事。你方才說他們都是為了高麗江米而來,怎麽,這高麗的東西在此很盛行?”

掌櫃的心有余悸的擦擦頭上的汗水,好在他也是見慣了大世面的,很快就鎮定下來。

“盛行倒也談不上,主要是這東西它本身就不多,像我們小店每個月才能得兩石,而整個蘇州能有這高麗米的怕也只有我們。”

能在蘇州開米店還能這般紅火的背後多少都有些背景,他們這間店鋪別看不起眼,背後的主子官位可不低,不然也不會有這高麗米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