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回到車上康熙的臉色陰沉的可怕,蘊和知道他這是氣的狠了。原以為江南這邊只是稅收有問題,結果卻發現,何止是有問題,問題大了去了,說句難聽的這是直接扼制住了大清的經濟命脈啊。

稅收嚴重且不說,不讓百姓把糧食賣到別處,故意低價強買強賣,這是想要幹什麽?

蘊和只想到兩個字:造反。

也難怪康熙面色不好,就是她心裏都不舒服。

馬車走的很慢,遇見人康熙就故技重施以問路的名義去‘買糧’,哪怕他這回已經把價格降到了四文錢仍舊沒人說要賣給他。遇見脾氣暴躁的還會把他損一頓,懷疑他居心不良。

下去一次,康熙臉色就難看一分,蘊和與山梅縮在角落裏大氣也不敢喘,生怕被牽連。此時蘊和有一絲後悔,早知如此她就不跟來了。

或許是打擊太過,之後的路程他並沒有再下車而是讓侍衛去問路。就這樣走走停停,總算在未時中趕到了陳家村。

陳家村的村落在這一片算是大村子,有百余戶人家居住。讓人唏噓的是,這百余戶基本都是茅草房,一眼望去都一樣,看不到一片青磚綠瓦。

陌生人進村總是讓人警惕的,村口有人扛著鋤頭道:“哎,你們是幹什麽的?”

康熙道:“這位老鄉別怕,我們是前來尋親的。請問這裏可是沙溪鎮陳家村啊,你們村是不是有個陳大年?”

陳大年是那位陳姓中年人的父親,而康熙此時扮演的人就是陳家那位早年被賣掉的女兒陳大妞的後人,也就是陳大年的姐姐。

陳家村的人都姓陳,百余戶人家都沾親帶故,因此他才會點出陳大年的名字。

那人皺眉,“我們這是陳家村,不過我可沒聽說陳家有像你這樣有錢的親戚,說,你到底是來幹嘛的?”

康熙等人的氣勢在那裏擺著,身後又帶著丫頭仆人的,一看就不一般。陳家村的人往上數幾代都是親戚,如果誰家有這麽氣派的關系早就在整個村子傳遍了。

還有陳大年,如果陳家有這樣的親戚,他也不會因為沒錢治病活活病死。

就算他是陳大年家的親戚,陳大年生病的時候不來,這個時候又來做什麽?

康熙:“我們真的是陳大年家的親戚,他姐姐陳小花你知道吧?她是我,是我”康熙實在說不娘這個字。

蘊和見他卡殼趕緊說道:“陳小花早年不是被賣了嗎?賣的就是我們家,她運氣好做了我婆婆跟前的丫頭,後來又做了我們家老爺的奶娘。我們老爺重情義,這不來蘇州辦事,想著順便來她娘家看看情況。陳小花雖然嘴上不說,我們知道她是想著家人的。”

康熙點頭,“正是如此,莫非我找錯地方了,你們這不是沙溪鎮的陳家村?”

對蘊和的接話康熙是滿意的,奶娘跟娘一字之差意義不同,說奶娘他心裏就舒服多了。

那人這才放下手中的鋤頭,原來是這樣,他長嘆一聲道:“那你們來的不巧,陳大年前年過世了,去年他婆娘也沒了,他兒子承受不住打擊瘋了如今不知道在哪兒。”他隨手一指,“諾,你順著這條路往前走,前面的路口往北在左拐北面第一個就是他家。”

說完他見兩人有些疑惑,道:“算了,我帶你們過去吧。不過咱們這村子路窄馬車進不去,你們得走路過去。”

江南雨水多,前幾天剛剛下過雨,村子裏的路並不好走,他擔心這些老爺夫人們不樂意。

康熙把山梅留下看馬車,帶著其他人跟著他往村裏走。那人見狀對他們感官好了不少,他介紹道:“我叫陳和泰,按輩分算是陳大年的叔叔輩,你們看著比我年紀大,直接喊我名字就行。對了,還不知道這位老爺怎麽稱呼?”

這些人不是陳小花的子孫,他也不好讓人喊他爺爺,再說他才一十,讓人喊爺爺顯得他太老,他也不喜歡。

康熙:“我姓艾,家中行,你直接稱呼我艾爺就行,這是我夫人。”對蘊和他並沒有做過多的介紹,畢竟是謊言總有拆穿的時候,能少編一點是一點。

自稱陳和泰的人也沒在意,他知道有錢人家的規矩跟他們老百姓不一樣,便知稱呼了聲“艾爺,艾夫人。”

蘊和故作好奇,“陳小哥你這是要去地裏割稻子嗎?我們來的路上看到不少人家還在割稻子,看那稻谷沉甸甸的,想必今年收成不錯。”

陳和泰沒說話,蘊和有些尷尬,就在她以為對方不會回答的時候,他卻道:“好什麽好,再好那也是別人的跟我們沒關系。你們別怪我挾恩報復,如果你真的對陳小花感激,走的時候就把陳大年的孫子帶走吧。給老陳家留個根陳家一家子都會感激你們的。”

蘊和與康熙對視一眼,不明白他什麽意思。那個陳姓中年人可是說陳家人都死光了,既然都死光了哪來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