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頁)

見康熙聽到太皇太後的話後興致不高,娜仁在心裏嘆了口氣,臉上揚著笑用滿語親熱地跟太皇太後撒嬌。

“穆昆瑪瑪可是嫌我時常去拜訪您太煩人了?娜仁雖想家但有您和太後娘娘在,便也覺得這裏是家了。只盼您莫要嫌我煩,也叫娜仁和您多親香親香。”

太皇太後指著她跟太後笑嗔,“你看這孩子,盡一天到晚想跟我們這些老太婆在一起,也算是孝心可嘉了。”

太後微笑著點點頭,用蒙語附和著。

康熙甩著手裏的木串,淡笑著開口,“既然表妹一片孝心,皇瑪嬤何不成全。朕瞧著你很好,太皇太後和太後久離科爾沁,難免想家,你便多去陪陪她們。”

娜仁站起來福身應是。

眾人心裏便都有數了,這位鹹福宮妃在這宮裏雖然沒有皇寵,但是憑著科爾沁出身便能立得穩穩的,與她們並無什麽大相幹,只好生相處著便是。

宴後,蘇麻喇姑悄悄地攔下了娜仁去和太皇太後敘話。

太皇太後坐在榻上,虛點著娜仁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她。

“你難道聽不懂哀家的意思?哀家那是怕你想家嗎?我那是皇上多去你的鹹福宮坐坐。你也想跟你表姐一樣在這宮裏虛度青春 ,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這裏熬著?”

說著說著又苦口婆心的勸說,“你就是不去爭那皇寵,多伺候皇帝兩回能有個孩子也是好的,這宮裏的一個人的日子多難熬啊!”

娜仁俯身趴在太皇太後的膝頭,面帶微笑。

“娜仁知道您都是為我著想,只是皇上並不喜歡我,有意叫我們科爾沁的女子做個擺設,咱們又何苦乞憐討好。總歸這宮裏的日子再難過也是衣食無憂,比在草原上許多族人們的日子好過多了。”

“何況還有您和科爾沁給我撐腰,這日子又怎麽會難過呢?您無需為我擔心的。”

說完擡頭對著太皇太後笑得甜蜜。

太皇太後無奈地嘆了口氣,“你啊,和孟古青還有琪琪格一樣的倔。罷了,既然他們愛新覺羅家的男人沒眼光,咱們科爾沁的女人也不求著他們。總歸還有哀家和科爾沁在,你和琪琪格便就這樣吧。”

第二日正旦,康熙早早就帶領皇子、朝臣祭拜滿族神靈,並且到奉先殿祭祀祖先。

等到辰時,太和殿前的廣場上就正式舉行賀歲大典。

前朝鐘鼓齊鳴、禮樂肅穆、百官陳列。

後宮也正是人頭攢動、秩序井然的命婦朝拜場景。

今日後宮眾人和朝廷命婦都穿了朝服,先是在慈寧宮、寧壽宮給兩宮太後拜年,然後再給四妃拜年。

一輪拜完後,後宮有親戚、女兒的命婦再各自找去處。

烏希哈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額娘和長嫂,一到各自活動的時候,便叫鳶尾領著二人去永壽宮。

一出慈寧宮便急急地催著轎攆回永壽宮。

“臣婦參見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馬佳氏微紅著眼眶,鄭重其事地給女兒行了禮,鈕祜祿氏也跟著行禮。

不等馬佳氏蹲下,烏希哈一把攙住二人的手臂,帶了點鼻音,“額娘是要折煞女兒不成,許久未見女兒您也不看看女兒胖了瘦了。”

“胖了胖了,額娘方才一進殿裏就看過了。離了家進宮胖些才好,額娘可不想看見你瘦了。”

馬佳氏牽著烏希哈的手,細細地打量著女兒,一雙眼睛一點一點的看著。

看著母女二人執手相望,鈕祜祿氏在一旁打起圓場。

“娘娘不知,自您進宮額娘三五不時便要去您的院子裏坐上半天,幾個孩子們也時常問起姑爸爸去哪兒了,家裏都惦記著您呢。”

烏希哈收了收情緒,應話,“家裏惦記我,我想你們,只是額娘嫂子們還能常見。阿瑪兄長還有瑪法恐怕難見了。大哥二哥不在家,嫂子們在家既要照顧侄兒侄女們,還要照料瑪法和阿瑪額娘,實在是勞苦功高,可千萬受我一禮。”

說著便要福身,鈕祜祿氏一把拉住她,佯作怒狀“這可不敢,娘娘這是見外不成?瑪法和阿瑪額娘便只是您一個人的不成?我與你二嫂三嫂便不叫一聲瑪法和阿瑪額娘了?”

烏希哈自知失言,拍了拍嘴又去摟鈕祜祿氏的手臂,“是妹妹失言了,嫂嫂莫怪我,還原諒我這一遭。回頭給豐盛額和塔石哈的新年禮我便包得厚一點,權當我這個姑爸爸給他們額娘賠禮了。”

鈕祜祿氏故意逗她,“這還差不多,我這個做嫂嫂的便原諒你了,但你二嫂三嫂原不原諒你,我可不打包票啊。”

烏希哈不依,摟著馬佳氏歪纏,“額娘,你看大嫂這哪是來進宮拜年來了,這是做土匪吃大戶來了,看來女兒這是必要破個財,多散散喜氣了。”

看著女兒和兒媳一唱一和作著彩衣娛親的樣子,馬佳氏笑眯眯地看著,直到女兒過來撒嬌才一揮手大氣地說,“不怕,額娘給你出了,算是額娘給你的新年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