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4頁)

太皇太後翻著彤史冊子,手下動作越來越快,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不悅。

“皇帝偏寵淑妃,你這個皇後竟然一點也不曾規勸皇上,訓導淑妃,你的皇後寶印是擺設嗎?”皇後幹脆下跪認錯,並不爭辯。

太皇太後合起手裏的冊子摔在案幾上,撇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皇後,心知她有小心思,只是她現在沒空想這個事。

“行了,你才病愈不必跪了,給哀家看彤史冊子的事也不必告訴皇帝,帶著東西退下吧。”

她低著頭站起身,接過蘇麻喇姑遞過來的冊子塞進袖子裏,恭敬退下。

這個房間裏只剩下太皇太後主仆二人,蘇麻喇姑就看見主子閉著眼睛,呼吸急促。

“蘇麻你說他們愛新覺羅家的男人是不是哀家前世欠的債,臨了臨了還讓哀家再受一次。那個淑妃,哀家原以為是個好的,沒想到也是個狐媚子。可笑哀家還相信皇帝解釋讓她照看太子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分明就是他昏了頭了。”

蘇麻喇姑心中嘆息一聲,主子為著這種事情傷透了心,才這般敏感。

“主子何必這般生皇上的氣,少年慕艾,說起來皇上才二十四歲,從前也沒喜歡過誰。咱們以往在草原上多得是少年們敖包相會的,您從前還和奴婢說這都是人之常情呢。”

“哀家知道你有意寬慰我,但玄燁他是皇帝,與尋常少年哪能一樣?你忘了福臨是怎麽昏了頭把董鄂氏的兒子稱作第一子的?”

蘇麻喇姑語塞,先帝是真的荒唐。

“皇上看著有分寸多了,主子您不如好生和皇上說說,也不必鬧到那般地步,豈不是傷了您和皇上的祖孫情誼。”

但不管怎麽樣,還是得勸勸,畢竟孫子和兒子還是不一樣的,皇上比先帝也強多了。

太皇太後知道老夥計的意思,嘆氣,“罷了,總歸也不是哀家的江山,我爭個什麽勁兒,你下午去把皇帝請來吧。”

對之後慈寧宮的風波一無所知的烏希哈正和同路的安嬪三人八卦剛才的事情,猜測太皇太後留下皇後在幹什麽。

說得不盡興還順道在啟祥宮坐了一會兒才回宮。

再說那廂康熙收到太皇太後想見他的消息,心中詫異,但也快速處理了手上的折子趕在晚膳前去了慈寧宮。

進了屋康熙就覺得情況不對,思索半天也沒有結論,看著只有蘇麻姑姑在一旁伺候著,端正了臉色等著太皇太後開口。

“哀家想著後宮快兩年沒傳出喜訊,今天想跟皇後要彤史冊子沒拿到,後來哀家倚老賣老讓蘇麻找了你的彤史女官。”太皇太後將皇後清白地撇了出去。

康熙聽到這裏就心裏一沉,大概想到了太皇太後叫他來的目的。

見康熙不說話,太皇太後接著說道,“哀家看你對淑妃很是偏愛,算起來你皇阿瑪當年對董鄂氏也不過如此了。”

康熙心裏苦笑,他就是知道皇阿瑪偏愛董鄂氏的結果,才沒有表現出對淑妃的偏愛。

太皇太後若不是翻了彤史冊子是決計發現不了的。

“孫兒對淑妃確實有幾分偏愛,但絕沒有為情亂智,對淑妃也沒有任何出格之舉。”

“還不出格?保成都在她手裏教養著,你還說沒有為情亂智?”

這個康熙是真的冤枉,“孫兒怎麽可能是因為偏愛淑妃就把太子給她教養,這個孫兒去年重陽節就和您解釋過了。”

“哼,教養皇子皇女那是皇後之責,你若不是偏了心,皇後教養太子那是名正言順的事兒。”

“皇後不願意教養太子,朕也不放心給她照看。她前些日子還想把榮嬪的小阿哥記在名下,朕怎麽敢讓她照看太子。”

這件事太皇太後不知道,她皺了皺眉,“皇後想把馬佳氏的小阿哥記在名下?這件事萬萬不可,別說記名便是讓她撫養也萬萬不成,否則保成的太子之位不穩,難免有些心大的人總想搏一搏從龍之功,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這話說得直白,二人當初決定讓鈕祜祿氏當繼後的原因之一就是她膝下無子,年紀又上來了,有孩子會動搖儲君之位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淑妃母家強盛,她對保成也是一片真心,剛巧彌補了赫舍裏家如今只有索額圖一人出息的短板。”

太皇太後瞪了他一眼,“你就知道淑妃待保成真心了,她萬一有了自己的孩子,難道就不會為自己的孩子打算了。”

康熙一愣,他從來沒想過和烏希哈的孩子,但如今猛地聽太皇太後提到這個話題,只是想一想心都要化了,他似乎能夠理解皇阿瑪當初寵愛四弟的心情。

“皇瑪嬤並不知道她和保成有多親近,何況保成也是孫兒一手帶大的,誰也不能動搖朕對保成的重視。”

太皇太後嘆了一口氣,動了心的男人十頭牛也拉不回來,她已經是嘗試過兩回的人了,結局一次比一次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