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頁)

烏希哈看著她點點頭,“本宮知道,昨兒皇上就和本宮說過了。”

又解釋道,“本宮如今養著小阿哥,小孩子年幼費精神,本宮一時支應不過來。皇上就說把宮務分出去,免得本宮太過耗神。”

烏希哈心裏嘆氣,總不能說是自己確實不想被宮務絆著腿,叫人知道難免覺得她不識好歹,容易叫人心生嫉妒。

只是這樣一說肯定會讓人覺得是皇上不讓她掌宮權,對她有所不滿。不過她好歹還管著財政和人事,位份又高,頂多叫人心裏嘀咕兩句,總不會有人敢冒犯苛待她。

通嬪確實這樣想的,她雖不懂朝堂上的彎彎繞繞,卻也知道這後宮講平衡。如今淑妃一家獨大,皇上肯定是想要限制淑妃,雖然內心覺得皇上太過無情,淑妃好像也沒那麽受寵有些可憐。

但是實打實的宮權到手,她也顧不得手裏的宮權是從淑妃手裏分出來的,心裏的一絲憐憫愧疚也壓到心底只剩下躍躍欲試的沖動。

“那是皇上心疼娘娘,如今皇上把瑣碎的差事分給嬪妾和榮嬪、惠嬪兩位姐姐,娘娘只管掌著大權分出心神好生撫養小阿哥。”

烏希哈自然明白通嬪的小心思,卻也能理解。世上之人無論男女誰人不愛權勢,這後宮的女人一拼皇寵二拼權勢三拼子嗣,這幾者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通嬪幾人早已沒有什麽皇寵,全憑位份和子嗣撐著體面。皇上雖然會看在皇嗣的份上常有賞賜,但宮裏哪個不是人精子?這母憑子貴、子憑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宮裏的子嗣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做額娘的不受寵,阿哥格格也只能有基本的體面,多的是一分也沒有的。

如今康熙將宮權分給了三個有兒子的嬪妃,萬黼幾個的重量就要再漲一漲,通嬪這個當額娘的哪兒能不關心兒子的前程?何況有了宮權在手不說差遣宮人都容易了幾分,就是不論從哪兒刮點油水下來都能給自家孩子攢點家底。

烏希哈心裏明白卻也要嘆一聲,權勢動人心,便是如今大家相處還算融洽,但如今手裏有了權力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為了這些鬧翻臉?

所幸康熙對她許是還有一份偏愛,正經八百的大權都在她手裏,不至於擔心她們養大了心,動了不該動的心思,歷史上的九龍奪嫡未必沒有惠宜德榮四妃手掌宮權出的一份力。

她定了定神,將這些思緒壓在心底,伴著通嬪的話微微紅了臉,“皇上哪裏是心疼本宮,是心疼他兒子沒有人照看,也是給幾個孩子長臉面。”

通嬪也覺得應該是像淑妃所說,否則這宮權怎麽恰恰好分給了她和榮嬪、惠嬪三個有兒子的人?與她同居一宮的安嬪和端嬪兩個家世也不遜於她,論位份尊卑尚在她們三人之前呢。

至於為了小阿哥分了淑妃的權應該也有幾分可能,在皇上心裏阿哥肯定是比後妃重要的。

她並沒有覺得皇上是因為擔心淑妃勞心耗神的緣故,誰會這樣覺得呢?皇上倘若有那麽體貼,孝昭皇後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就因為郁結於心、操勞過度去了。

通嬪猶豫了一下,想要詢問自己具體分什麽宮務,畢竟皇上派來的只是說管采買,具體的章程她一點都不知道。

只是想著這宮權到底是從淑妃手裏分出來的,將心比心要是有人從她手裏奪權她能氣死,一時間到底不敢太過急切,嘴巴動了兩下又停了下來。

烏希哈無需多問就知道她想說什麽,安撫地笑了笑,“通嬪妹妹不必著急,待榮嬪和惠嬪過來本宮一並給你們說清楚了,屆時你們還要拿些冊子對牌一類的東西。你先吃些茶用些點心,咱們略等等她們應該也快到了。”

果然沒要她們多等多久,通嬪一盞茶還沒吃完,榮嬪和惠嬪兩個就攜手進來了。

她們到底離的遠些,資歷又老些,總之沒像通嬪那樣喜形於色,只是言辭間也是十分熱切。

烏希哈自然明白他們的熱切,只是昨晚從和康熙商量定後,她就決定今天面對通嬪三人要換一副態度。

她沒忘記這是後宮,天下權勢最鼎盛之處。誠然她平日裏與後宮眾人算得上相處和睦,也自信她們與她相交多少帶了三五分真心,但是生意場上尚且無父子,權勢面前難道就有真姐妹?何況還是歸根究底有利益糾葛的後宮姐妹。

從前她們能姐姐妹妹地親熱相處,那是她們沒有與她相爭的能力,也沒有直接的利益之爭。如今卻不同,她得一力壓下她們,防止她們生出不該有的想法。

“榮嬪妹妹和惠嬪妹妹也來了?鳶尾快請兩位妹妹坐下。”

三人心中一緊,一下子察覺到了烏希哈今日的不同。淑妃平日裏一貫和善不愛生事,對於她們這些老資歷的嬪妃也十分尊敬,鮮少用姐姐妹妹的稱呼。在宮裏姐姐妹妹有的時候可不是什麽親熱的叫法,那代表的是地位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