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3頁)

院子裏的宮人也一下子反應過來,永壽宮響起了嘰嘰喳喳的聲音,歡笑聲一下子驅走了先前惶恐沉悶的氣氛。

烏希哈也微微一笑,摸著手下的蜀錦心中暢快,“鳶尾,你將這匹月白的蜀錦送去針線房做一套夾襖,余下的你再看看做成什麽,等做出來差不多天也冷了,剛好能穿。”

晚間,康熙帶著人去了慈寧宮。

太皇太後正歪在床上閉目養神,也是等著康熙,心裏想著蘇麻下午勸解她的話。

“您何苦去棒打鴛鴦,奴婢看皇上和先帝是如出一轍的執拗勁,淑妃也不是興風作浪的人,您不是早想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奴才舍不得您像從前那麽苦,咱們就只當沒看見就是了。”

想著想著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她還是放不下當年那些事,怎麽就能讓她一個人碰見三回呢?

又不由得恨恨地想,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就是克她,一個個昏了頭成天就想著風花雪月哪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等康熙進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太皇太後的臉色變化,他心中煩躁又有幾分愧疚,雖非有意但確實氣到了太皇太後,說起來也是他這個做孫兒的有過。

“孫兒給皇瑪嬤請安。”

太皇太後聽見了腳步聲,待到皇帝請安時才睜開了眼睛,嘴角耷拉著。

“皇帝是安撫好了淑妃才終於有空來看我這個老婆子了?”

顯然,下午康熙流水一般的上次和曉諭六宮的旨意早已傳進了太皇太後的耳朵裏,只是她也沒出手罷了。

康熙面色不變,“旨意是朕從慈寧宮發出去的,總不能叫眾人以為淑妃遭了皇瑪嬤和朕的厭棄。無端端奪了淑妃的宮權,朕總要給個交代,否則不是落了她的臉面。”

“哦,皇帝還知道怎麽全了後妃的臉面,哀家看你對待旁人可沒有這般周全心思。”

太皇太後的話有幾分陰陽怪氣,是想到了太宗對海蘭珠,福臨對董鄂氏的用心。

這回康熙倒是十分坦然,“朕心儀淑妃自然樣樣周全,人心之所向,朕也不能控制。至於對旁人疏忽,朕承認是偏愛淑妃的緣故。”

太皇太後心裏一哽,沒想到他就這麽坦白心意,果真像蘇麻說的,皇帝對淑妃的心意十分堅定。

“你皇瑪法對海蘭珠如此,福臨對董鄂氏也是如此,沒想到如今哀家臨了臨了還要再看一次。玄燁,你自幼便是個有志氣的孩子,哀家一直以為你不會陷入為情亂智的迷障,當初仁孝和孝昭一心愛慕於你,哀家曾經擔心你少年慕艾。沒想到如今你二十多歲卻不如少時堅定,為了區區一個女子不顧後宮安定,不管前朝武將忠心。哀家如今老了也沒有心思折騰了,今日言盡於此,你若為了淑妃不要江山哀家也管不了你。”

太皇太後的話語透露著心酸和灰心,康熙靜靜地聽著,確實有被觸動到,但是這些話絕不會動搖他的心思。

“朕知道皇瑪嬤殫心竭慮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但朕可以發誓絕對不會因為淑妃做出有損朝政的事情,淑妃也絕不是包藏禍心之輩。送安嬪等人出宮,朕承認有幾分私心,但這些事朕反復思量過,不曾受到淑妃的慫恿。皇瑪嬤請放心,只要朕一日是大清的皇帝,在朕的心裏就沒有人比江山萬民更重要,哪怕是朕,哪怕是淑妃。”

太皇太後很想反駁他,你阿瑪當年也是說過沒有被董鄂氏迷昏頭的,可是看著他堅定的眼神,想著他小小年紀為了朝政嘔心瀝血的模樣,又閉了嘴。

“你別忘了你說的話,別忘了你的心就是。你與淑妃如何哀家不管,總歸這大清江山是你的,哀家也說不動你。”

康熙松了一口氣,皇瑪嬤既然這麽說,應該不會為難烏希哈了,但還想再爭取一二。

“那宮務和保成呢?”

太皇太後心裏又冒起了火,看著他小心試探的樣子又壓了下去,想起下午太後的哭訴宮務惱人,只能硬邦邦的說,“明年再給她,總要叫哀家出了這口氣,保成隨你,反正是你兒子。”

說完就背過身去,是不想再看康熙的意思。

康熙也不在意太皇太後背身對他,得了她的話心裏一陣輕松,笑眯眯地謝了太皇太後慈愛,又叮囑了宮人好生伺候之後就告退了。

作者有話說:

又補一千,再鴿我就是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