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3頁)

主子是個有大能耐的人,這是她們幾人都知道的事情。這幾年雖沒學到主子的學識,但也頗有受益。

她們常聽主子念叨“靠人不如靠自己”、“女子能頂半邊天”之類的話,也曾聽見主子教導太子的時候說些“修身治國平天下”、“人生一世當有所為”的道理,她們雖不知道更多,卻也知道主子是個有胸襟抱負的女子,她們懂得不多,但也知道聽主子的話總不會錯。

她和素馨都已經決定到時候報名領了這孤幼院的差事,不在京城,去江南,主子曾經叫她們讀的遊記裏,就有江南好風光,她們也想去看一看。

主子還交代若有人來打聽這事,只管說是宮裏要放人的消息,旁的先不說但得幫主子看看這些人的品行能力,屆時指派孤幼院人選的時候也能有個底。

於是宮裏要把二十二歲以上宮女都放出去,管事姑姑和嬤嬤也要放出去一批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六宮。

一眾嬪妃不由得慌了神,宮裏最晚進宮的是烏希哈、宣妃、郭絡羅氏三人,她們進宮已久,身邊得力的宮女大多滿了二十二歲,有的已經自梳做了嬤嬤,如今聽這個風聲是都要放出去,那還得了?

於是當天下午幾個人就結伴去了永壽宮。

“娘娘,嬪妾聽說過些日子要把滿二十二的宮女都放出宮,可是真的?”

烏希哈早就等著她們來了,面上笑吟吟的,說出的話卻一點也不留情。

“不錯,皇上昨兒下午吩咐下來的,如今已經在登記名冊了,除了宮女之外,自梳的嬤嬤也要放些出去,這個就看各人想法。”

榮嬪苦著臉開口,她是最早進宮的,又有子嗣傍身,腰杆子最硬。

“娘娘這可使不得,這麽一來可不是亂了套?若是這般,嬪妾們身邊的得力人可就剩不了幾個了,這宮裏不是亂了套?”

烏希哈知道她們的意思,想把身邊得力的大宮女留下來,這宮裏自梳比例最高的就是主子們的貼身宮女。

“不會亂套的,離她們出宮還有兩個月,足夠教教下面的人了,若是教不好就換個聰明的學。”

烏希哈說得不留情面,眾人也都不敢再說。

“那嬪妾們身邊自梳的嬤嬤可也要放出宮去?”

這個烏希哈也考慮過了,自梳總是有原因的,她也不能隨便就違背了人家的意願。

“這部分人按本宮的意思是除了精奇嬤嬤這種確實需要年歲學習手藝的都放出去,但是保不齊有人不願意,所以就按她們各人心意,如今先登記著名單,各位妹妹也別攔著人家。”

“非是嬪妾有意與娘娘作對,只是這一下子放出那麽多的宮女,這宮裏的人手難免不稱手,皇上和娘娘可有章程?”

說話的是惠嬪,她管著宮人這一塊自然最是關心,榮嬪也眼巴巴地看著,她管的器物也需要大量宮人修繕維護。

“皇上與本宮算過了,宮裏的人手雖不如以前豐裕,但現在宮裏人不多也足夠用了。像沒有人居住的承乾宮、永和宮,皇上讓本宮把裏面的東西都收到庫房裏,封閉宮門,只每年年節的時候好生清掃一二就行。”

烏希哈又看向如今安靜許多的郭絡羅氏和赫舍裏氏,“皇上的意思是你們兩個貴人各居一宮未免孤單了些,讓本宮安排你們遷到宣妃的鹹福宮。本宮已讓人算過日子了,五天後宜動土、宜遷居,你們待會兒回去就能準備著收拾行李了。”

康熙原本沒打算叫郭絡羅遷到鹹福宮的,小七還養在郭絡羅身邊,若是遷到鹹福宮少不得打上蒙古的關系,但他也知道太皇太後已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眼下還需要和科爾沁保持關系,送一個皇子養在宣妃宮裏總比抱給太後撫養好些。

宣妃原本沒打算來永壽宮的,她身邊貼身宮女是從蒙古帶來的侍女,這件事原本也和她沒什麽關系。只是想著大家都來了,她來看看熱鬧也好,沒想到戲看的好好的,淑妃冷不丁甩了兩個大麻煩給她。

她擡頭皺眉看了看烏希哈,意思是咱們倆關系也不錯,你怎麽這麽坑我。

烏希哈自然知道宣妃嫌她們倆煩人,赫舍裏氏之前幾次攛掇佟佳氏發難她,後來家裏說索額圖給家裏示好,赫舍裏氏才安分下來。

郭絡羅氏一進宮的時候也張狂,雖然如今安靜了些沒什麽壞心,但說話還是氣人。宣妃最煩麻煩,一向不樂意和她們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和她吐槽了。

再看郭絡羅氏和赫舍裏氏憤憤不平想開口的樣子,烏希哈不想和她們糾纏,連忙補充。

“皇上吩咐了,本宮也只能照做。知道兩位妹妹一進宮就住在儲秀宮和翊坤宮,難免不舍,但還是要按時搬走,等收拾完東六宮的宮殿,就要拾綴儲秀宮和翊坤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