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4頁)

烏希哈擺擺手,拉過客氣道謝的純親王妃,“你還與我客氣,快來看看我寫的計劃。我的兩個大宮女今次一並出宮,本宮已經教導過她們,訓練人手一事你也無需過多操心,只時不時看上兩眼就行。重要的是你得好生挑挑人,未必所有人都願意領這個差事,回頭你挑個時間召集了人問問,你也是掌管一府的人,想來心裏有了主意,旁的我也不多說了。”

“另一件事是想請你與你家王爺商量商量,這孤幼院能不能盡量建在各地官衙邊上,這孤幼院老的小的弱的,若有官府庇護也叫人安心些。”

純親王妃一一記下,心裏思量著怎樣把這事辦的漂亮。

“妾身都記下了,到時候先在京城建第一所,叫您身邊的鳶尾和素馨兩位姑娘先領了院長的職,給旁人做個例子,然後咱們再慢慢地往外邊推,娘娘可是這是意思?”

“不錯,本宮正是這個意思,咱們既有心做善事,就得盡量做得漂亮,從這第一所不斷地試錯、完善,總比一下子鋪開攤子,卻處處有問題來得好。”

純親王妃笑了笑,“娘娘一片善心,帶著妾身也做了好事不說,如今府裏空閑,妾身每日在家待得骨頭都松了,有這事忙活起來,也不叫人每日裏掰著手指頭度日。二嫂、五嫂看見了恐怕也要羨慕妾身。”

烏希哈聽在耳裏,純親王妃固然只是打趣一說,她卻不能不放在心上,一是不能在幾位王妃之間有所偏頗,以免傷了他們兄弟感情,二是裕親王妃和恭親王妃也是她的目標群體,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嘛,她可是時刻謹記偉人的名言。

“倒是本宮思量不周了,你是老小,漏了裕親王妃和恭親王妃兩個嫂子難免叫你難做。這樣,若是有人想要一並做事,你斟酌著跟你合不合拍,也能叫人一起做事。這做好事總是多多益善的,這般落到實處的善事比起開棚施粥也不差什麽,總有心善的人也想做些好事行善積德。”

純親王妃心裏松了口氣,她家王爺一片報效皇上的心思,貿貿然就開口求了這樁差事,可上邊還有二哥和五哥兩位兄長。

皇上想要辦孤幼院的事兒許多人家都有秘密流傳,不知多少人盯著此事,卻被王爺摘了桃子,在淑妃娘娘面前提起二嫂和五嫂也有她的私心。

王爺的差事要緊油水又多,必不可能叫二哥和五哥插手的,她這邊卻不打緊,拉了兩位嫂嫂一並做事,也是送了她們一份好名聲,這天底下的人誰不愛自己有個好名聲呢?兩府總要承她們府裏的情,如此二哥和五哥得了名聲總得照顧自家王爺一二。

如此一個月過去了,京中的第一所孤幼院在純親王的監工下十分快速的完成了。因是第一所孤幼院,純親王也是真心想做好事,因此呈上來的賬目清楚幹凈,用的木料、石料雖不是頂頂名貴的料子,卻也是紮實的好料子,放在百姓家裏那是能傳三代的青磚瓦房,十裏八鄉都得瞧一瞧的好房子。

四月二十三是個宜動土遷居的好日子,康熙親自寫了牌匾掛在大門上,隔得不遠就是順天府衙門。

鳶尾和素馨二人穿了特制的衣服走進了孤幼院,是烏希哈特意畫的草圖,專供孤幼院的管理人員穿的制服。她們如今改回了自己的姓氏,鳶尾姓索佳氏,便叫人喚一句索姑姑,素馨本姓鄂卓氏,便喚一聲鄂姑姑。

當日下午,有人領著京城的小乞兒進了孤幼院,人不多,是擔心她們剛剛開始做事,忙中出錯。

孤幼院裏領頭的是鳶尾、素馨二人,底下又有三十個尋常宮女,她們大都是沒什麽品階,只在宮裏做些粗活的三等、粗使宮女,家裏頭又沒什麽指望,索性還給皇上做事謀一口飯吃。

又有些上了年紀的老嬤嬤和老太監,大約有十個人,在孤幼院做些燒火、看大門(類似社管)的活計,半是孤老半是當差。

這不,小乞兒一領進來就有老嬤嬤去燒了水,老太監領著去洗了澡,男娃娃就由老太監領著去男孩子的半邊住所,安排他們領了自己的被褥衣裳,再挑了床鋪,女娃娃那邊就由普通的宮女帶著。

事情慢慢進了正軌,有的小乞兒知道這邊的情形,自己收拾著破碗和不知從哪兒拾來的舊衣裳就來投奔了,還有的人家生了女兒不想養趁著夜裏放在籃子裏扔在了門口。也有素馨帶人尋訪各個胡同,發現無人贍養的老人便帶了回來。

純親王妃原本只把這件事當成個差事和親近自家王爺的途經,前一個月三天兩頭也會去皇莊一趟,盯盯進程,挑人一事是鳶尾兩個並上她們親近的幾個人四處宣揚,由純親王妃身邊的嬤嬤登記。

待到正式使用孤幼院,她想著看看情況好向淑妃回稟,便拉著裕親王妃和恭親王妃在孤幼院待了一天,親眼看著瘦骨嶙峋、臟兮兮的小乞兒被帶進了孤幼院,被她們一番捯飭後顯出幾分孩童的眉清目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