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頁)

康熙扭頭看了看梁九功。

“回皇上,還有半盞茶的時間。”

一旁的科爾沁親王好奇地詢問康熙,“皇上,敢問這火器營要用的火器可是前明的紅衣大炮?”

康熙看了看周圍紛紛投來目光的蒙古王公,十分滿意這位科爾沁舅父搭的梯子,正好讓他炫耀炫耀。這位親王是太皇太後的侄子,算起來也能稱一聲舅舅。

“前明的紅衣大炮的都過去多久了,若是真有那麽厲害,也不會被我滿人推翻。朕既然敢如此大張聲勢,自然是對這新火器信心十足。此乃我大清一名官員結合前明的紅衣大炮自行改進的,威力更勝十倍。除此之外,還有通過洋人的槍支改良的新槍,不僅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亦是十分穩定,鮮少炸膛。朕倒更看好能隨身攜帶的槍械。”

在場的蒙古諸公亦不乏聽過大清入關故事的,紅衣大炮的赫赫威名是用人命填起來的。

如今大清皇帝說他的大炮比紅衣大炮更厲害,都無需十倍,便是只有紅衣大炮的威力,他們許多人也得掂量掂量。

漠北蒙古雖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到底無傷大雅。漠西和漠南那邊則不同,如今沙俄那邊對著大清也是虎視眈眈,他們未必沒有分一口羹的想法。雖說如今還沒有正式與她們結盟,但已經說好了,到時候會有沙俄提供武器,不過到底狼多肉少,若是大清自己有了威力更大的武器,那他們就要重新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這麽好的牙口,能撕下這塊肉了。

說話間,也有蒙古王公詢問康熙能不能將這些火器作為賞賜,康熙但笑不語,心裏卻在嗤笑。

還想著賞賜?烏希哈都把他這種薄來厚往的大方行為嘲諷了個底朝天,說他就是冤大頭,真正能展現大國風範的永遠是強大的拳頭。

還說什麽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其實這個話他聽著也十分熱血沸騰,但是這不是不太符合人之常情嗎,他要是說以後咱們回禮人家送多少咱們會多少,肯定會被朝臣說不體面、太小氣。

所以這些蒙古王公就別做夢了,還想要他的秘密武器?這回他還能把他們上貢的東西用差不多價值的東西還回去,他們就該謝天謝地了。

空曠的天地間傳來一陣嘹亮的號角聲,只聽南邊的山坳下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雖然隔著好長一段距離,那聲音卻好像是在他們耳邊炸響,聽得人心臟驟緊。又有火光閃爍其中,坳地上塵土翻飛,有泥點甚至濺到了人群之中,引起了陣陣騷動。

待到一切偃旗息鼓,原本還有星點綠意的草地上已經渾然不見植株的身影,入目可見是黝黑的泥土、冒著的煙氣和一個能埋下許多人的巨坑,鼻尖縈繞著火藥的硝煙味。

先前還在絮語的人群寂靜無聲,待康熙率先鼓掌後才響起了稀稀落落的聲音。恭維聲、贊嘆聲、感慨聲不斷響起。

康熙開懷大笑,這一場碾壓一切的武力展示讓他不必再去顧忌權衡滿蒙之間的關系,也無需在意這些人的想法,他已然勝券在握。

冠冕堂皇地說了一番什麽滿蒙多年情意,朝廷熱愛和平,火器殺傷力太大有違天和之類的話表達了自己的震懾之意後。

他就像一個拋下了魚餌又不顧魚群反應的人,渾然不顧這些人收到的巨大沖擊,熱情而友好地建議他們會營帳換一身騎裝,咱們繼續打獵去,晚上兄弟們再一起載歌載酒。

饒是這些蒙古王公們個個都迫不及待地回去好好商量這件事,此時聽了康熙的話也都個個端起了笑臉,紛紛應是。

至於心裏是怎麽罵這小子仗勢欺人、得志猖狂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馬車裏,烏希哈還在反復回味大炮冰冷而恐怖的暴力美學,心潮澎湃之下,又想起來晚清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恨恨地想著這回總不會還要遭遇這種慘劇吧?只要他們敢來,就把他們統統轟死,給大海做養分吧。

腦海是各種解氣的想象,面上也不禁流露出一二,康熙在旁邊看的好笑,猜到他的小腦袋瓜子裏肯定又在想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便也開口問了。

烏希哈回過神來,想起自己確實沒跟康熙說過這件事,主要是那段歷史太氣人了,她自己也不太樂意提起,而且康熙也沒問過她大清是怎麽亡的。

其實他知道大清亡了,但不知問什麽也沒問,他們就心照不宣地沒再提過這個話題,她想可能是康熙還不太能接受他的大清亡了這件事情吧。

想到這裏,烏希哈又起了個壞心思,只是馬上要去赴宴用膳,下午還要打獵,倒是不好這會兒就告訴他,等今天晚上回來後,她一定要告訴康熙他的大清是怎麽亡的。

他們愛新覺羅家子孫不爭氣造成的悲劇不能只有她一個人氣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