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軍改】

中榜考區,在四川、安徽、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廣西、廣南。西藏和平南軍民府(緬甸),若有士子科舉,也被劃歸為中榜。

這個考區在巴陵考試,消息公布之後,安徽籍官員表示強烈反對。

安徽收復較早,重臣也是有的!

閣臣張秉文和吳應箕,這兩位都出自安徽。他們在禦前會議說話不管用,便暗示安徽籍官員們上疏,請求把安徽改為南榜考區。

這種行為,讓趙瀚非常不爽。他也不責備哪個,一怒之下,把中榜考區的會試地點改在成都。

安徽官員,直接傻了。

考區劃分帶有政治意義,江西屬於南榜,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考量。一是江西現在官員最多,需要江浙士子去平衡官場;二是江浙富豪遍地,需要江西官員進行打壓。

別看江西和江東挨得近,他們在官場一直相愛相殺,是極為牢固的彼此制衡關系。

南榜勢力如此強大,安徽必須劃入中榜,否則就連成一片了。安徽、四川、湖南、湖北,四省加起來,才能勉強抗衡南榜考區。

張秉文、吳應箕串聯安徽官員搞事兒,江、浙、贛那些官員,未嘗不抱著支持心態。這等於大部分重臣,聯手抵抗趙瀚的劃區政策,必須揮舞棍棒狠狠敲打!

許多州縣的安徽學子,坐船一兩天就能到南京的……現在爽了,他們得去成都考試。

改一個考試地點而已,閣部重臣卻被嚇得噤若寒蟬,都知道皇帝這次真的很生氣。

考區之事,無人敢再議。

接下來,便是劃分軍區。

中軍都督府,設在南京,轄金陵府、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廣東。

前軍都督府,設在昆明,轄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南、康藏、平南軍民府(緬甸)。

右軍都督府,設在西安,轄陜西、甘肅(含寧夏)、青海。(今後會統轄西域,但機構不會西移,只有西安才能快速調動糧草,甘肅和新疆都支撐不起大軍後勤。)

左軍都督府,設在沈陽,轄遼寧、玄菟(吉林)、安東都護府(黑龍江及西伯利亞)。

後軍都督府,設在北京,轄北平府、河北、山東、山西、河南、蒙古草原。

海軍都督府,設在廣州。

中軍和後軍明顯級別最高,特別是後軍都督府,負責對整個蒙古地區的用兵。如果事關河套與科爾沁草原,左軍和右軍都督府必須配合,等於整個北方都要聽後軍左都督的命令。

把後軍都督府設在北京,就是在提高北京的軍事地位,把北京作為整個北方的軍事中心。

後軍左都督,必須由熟悉北方戰事的將領擔任。軍政分離自不必說,防止出現藩鎮局面,沒有錢糧大權不可能割據。

而且,各省的巡檢兵,也就是武警系統,從都督府半剝離出來,交給各省的都指揮使司掌控。讓他們與五軍都督府進行制衡,只有接到中央軍令,巡檢兵才會配合都督府作戰。

如果蒙古草原出現叛亂,先由安北都護府、饒樂都護府自行解決。蒙古叛軍如果大舉越過長城,後軍左都督有權臨時調遣巡檢兵。

出了真正的大亂子,中央才會發出軍令,由後軍左都督,接管整個北方軍事體系,集北方數省之力去平叛。這種情況屬於危急狀態,可能一百年也就兩三回。

南京的都督府名字不變,但此時的各位都督,今後改稱大將軍,並加前綴“某某大將軍”予以區分。

中央都督府,設兵政、宣教、參謀、軍法、整訓、後勤、器械七個司。又有禦前軍事會議,由皇帝主持召開,兵部和都督府出席。

兵部職權遭到壓縮,但還掌控著部分軍費大權,保留對各省都指揮司(轄管武警部隊)的控制,保留對高級武官任免權(必須得到禦前軍事會議通過)。

兵部尚書盧象升,看完軍制改革方案,久久說不出話來。

盧象升心裏非常明白,隨著各部隊的軍校生增多,皇帝不再忌憚壓制那些武將。這套制度一直實行,文官別想任意打壓武將,即便開國勛臣死光了也不可能。

而且,還允許武將放棄指揮權,進入兵部擔任官員。長此以往,說不定哪天,兵部就直接跟都督府合並了,只剩六軍都督府這種軍區機構——這得發明出無線電才行。

明代兵部奪權,是因為土木堡之變。

不但勛貴將領損失慘重,北方部隊也死傷殆盡。於謙為了保衛北京,自然而然且必須奪權,否則他無法編練和指揮軍隊。但文官們得到手的權力,又怎願意吐出來?

即便於謙想恢復原樣,其他文官也會反對。

更何況,於謙不但不恢復,還在保住北京之後,繼續讓兵部奪取更多大權。他可能本意是好的,因為當時武將爛透了,但其影響卻持續到大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