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林德康一邊聽, 一邊在心中默默籌劃思考著這些事。

他出身翰林,在地方為官,又進入六部, 最終成為一國丞相,對於勸課農桑之類的地方政務有很豐富的經驗。

“此事臣先和周如植商量一番, 看他那邊是什麽規劃,再寫個人手部署,錢財挪用的條陳給郡王批復。”

李洵囑咐道:

“調集一切可用物資, 盡可能滿足他的需求。”

林德康點頭應了, 又道:

“如今郡王治下地廣人稀,耕地拋荒頗多,若是糧食錢財夠得上, 可以利用這段時間, 再收攏一些流民, 等開了春,種植的一季有了收成, 他們便能自給自足了。”

這方面李洵是心裏有數的:

“糧食儲備有限, 南邊也不好買糧了,最多還能收容兩萬人。”

這些方面心裏有數後,林德康便要去找周如植商量農事部署。

李洵想著反正林德康還要寫條陳給他,倒不如跟著一起聽聽, 也免得他寫條陳時還得多寫很多前情,反而費事。

而且, 農業發展事關重大, 他也希望能在起步的時候親自把關。

索性叫了周如植過來, 三人就在郡王府進行商議。

周如植很快被召到了郡王府, 給兩人匯報前段時間的考察情況。

他在年前年後這段時間, 已經將整個肅城,以及周邊的燎原樊城給逛了個遍,結合以往的地方志,以及他自己家中典籍(李洵派人從秦郡搜羅來的)的記錄,對於周圍的土壤情況,適合栽種的作物已經心中有數。

如今這些地方的土地,有一小半都是種植了冬大麥的,成長狀況如何,還得等開春雪化了才知道。

肅城比起他往日牧守的秦郡,氣溫還要略低一籌,因此雖然能種植冬大麥,其生長周期往往需要更長,一般越冬大麥要等到五月才能收割,再怎麽都是趕不上春耕接種小麥的,只能等收獲以後,因地制宜種些生長周期沒那麽長的蔬菜作物。

比如李洵讓種植的甜菜,便可與冬大麥輪種。

當然,這樣對土地肥力消耗較高,那些拋荒幾年的尚且可以暫時不管,可經常耕種的那些地,必須得在種植前施肥。

他根據土壤性質,列了一個糞丹的配方,“人糞、畜糞、禽糞、麻餅、豆餅、黑豆、動物屍體及內臟、毛血等,外加黑礬、砒信和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1),提前埋藏在地裏,再蓋上土腐熟一段時間,翻地時將其中的東西取出來,播撒在地裏,只需要很少一點,就能起到高效肥地,提高畝產的作用。

唯一的顧慮,就是百姓們很容易把這些當成巫蠱之術,說什麽玷汙土地,招致神罰,不肯配合使用。

李洵很是驚喜,周如植所說的糞丹,不就是古代版的化肥麽。難怪他牧守地方,都能提高糧食產量。

就連他這個不種地的都知道,化肥是現代農業起飛的翅膀。

這必須大力支持並推廣。

知道周如植曾經的經歷,也明白此事已經是他的心病。李洵勸慰道:

“民智未開,百姓多蒙昧迷信,這是沒辦法的事。我們只能盡量引導他們去做正確的事。”

“他們害怕,無非是見有毛發血肉,一時難以理解。倒不如直接選個合適的地方,建個糞丹作坊,集中制造,再在分發種子的時候一並給百姓分發下去。”

又道:

“你不必有任何心理負擔,此事本王親自下令去督辦,就算以後又出現什麽天災,那也是本王來擔著,怪不到你身上。”

周如植心中有些感動。

郡王真是體恤下屬,他都沒說出口這些顧慮,他便主動解決了他的全部後顧之憂。

既然郡王明白他的難處,願意援手,那他就再無顧慮,可以放開手腳做事了。

“那便按郡王說的辦。”

說完,三人又一起討論起了選址問題。

多方考慮後,李洵決定將第一個糞丹作坊建在肅城東北方向。

一來此地土地貧瘠,占地多也影響不大,另一方面,這裏離肅城近,離燎原也不遠,肅城和燎原的人糞馬糞,軍營中用剩下的殘次的血肉皮毛,都可以很方便地運送到這裏來。

至於禽糞,則需要從民間收集收購,其範圍可以擴大到更南邊的州郡。禽糞不像豬糞馬糞那樣易得,最好是委托給商人們,及早置辦起來。

無機化合物則可以拜托本地的藥商引薦,由銀泰的藥商大批量從外地采購,再由軍方運回來。

有李洵這個手中不缺錢的一方諸侯全力支持,要大批量生產肥料就變得容易很多。

當然,李洵只負責點頭和出錢,其中許多細節上的統籌安排,還得林相與周如植去做。

冬季作物的收成在後,眼下更近的是春耕。

周如植建議,最好把另外那些閑置的土地也分給百姓們種植起來。如此才能不浪費今年的春耕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