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幾人對視了一眼,對魏平光道:

“可你這條件也開得太低了些,我們回去也不好交代……”

說著又把先前的條件降低了一成,讓魏平光回去再和皇帝商量。

這次連烏力罕也沒反對。

而魏平光也樂得和他們拖時間,答應再回去多爭取一些東西。

坐著吊籃回到城裏,魏平光在禁軍士兵的護送下坐著馬車回右相府,路上突然感覺到車窗被什麽東西砸了一下,木窗上傳來嘭地一聲巨響。

馬車立刻停了下來,魏平光打開窗戶的時候,始作俑者已經被士兵們按住了。

被按在冰冷地面上的,是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此時他困獸般地掙紮著,見魏平光打開車窗,立刻高聲喝罵道:

“賣國奸相!我們打得好好的,憑什麽和談!你這佞臣賊子,不得好死!”

十來步之外,還有一些差不多打扮的年輕人,也以仇視鄙夷地目光看著他。

禁軍見狀立刻喝罵著要打人,魏平光卻讓他住手。

“放了他吧,沒必要為這種人耽誤時間。”

關上車窗,魏平光靠坐在車壁上滿面疲色地閉上了眼睛。

和談一事在城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彈,雖說目前很大一部分百姓都接受宮中的說辭——陛下認為守城戰死傷太多百姓與士兵,心中不忍,所以願意破財消災,停戰換取百姓與士兵的平安。

但很多人還是不接受這個理由,私底下有許多埋怨與非議,激進些的,甚至會沖到右相府外來唾罵他這主持和談的右相。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人攔路罵了。

但如今不可能跟百姓們解釋真正的原因,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忍受這些潑到頭上的汙水。

或許只有等到戎族聯軍退兵,京中眾人才會明白陛下和他的良苦用心。

*

在北戎和大啟雙方的反復拉鋸中,六七天時間一晃而過。

李洵一行人,已經行軍至離肅城有五百多裏遠的蒙煥城。

此時的北疆邊城都積了兩寸深的雪,周遭的樹木也都已經成了枯枝。

整個隊伍沿著官道走,全靠著羅盤與輿圖辨別方向。

三萬多人的隊伍,沒有任何驛站能安置,從民夫士兵到將領,幾乎都只能露宿。

不過,這對經常進行嚴寒訓練的慎郡王麾下士兵來說,並不算什麽。

因為雖然是露宿,卻帶著從北戎人那裏搶來的氈帳,高大又寬敞,裏面還可以放火盆,幾十個人擠一個大帳篷,其實並不覺得太冷。

這帳篷本就在車上,下面有輪子,早上套上馬匹就可以帶著繼續上路,很是方便。

而吃喝方面,也因為帶了煤,還有專門負責做飯的後勤,所有人都喝上滾燙的加了蔬菜幹和肉的姜湯,就著準備好的肉幹,大餅一起下肚,再喝上一杯烈酒,便足以讓人全身都暖和起來了。

看著士兵們熱火朝天地在外頭吃飯,基本上沒什麽傷病,他們又如期到達了蒙煥,即使寒風凜冽,李洵心情也還不錯。

“去請林將軍過來與本王一起用膳。”

雖然是郡王的晚飯,但行軍中,李洵也並沒有讓人單獨給他準備什麽,不過是和外頭的士兵們一樣的大餅,肉湯和烈酒,一式兩份,擺在各自的食案上。

兩個大男人一起吃飯,林樂慶也沒那個膽子和自家郡王隨意開玩笑貧嘴,大帳裏的氣氛很是沉默。

迅速解決完了晚飯,見林樂慶也吃完了,李洵便吩咐道:

“林樂慶,本王有任務交給你。明天吃了早飯,你便率領一萬五千士兵北上。”

林樂慶頓時眼前一亮,這個位置北上,不就是沖著北戎王庭而去的嗎!

“郡王是想讓屬下去偷襲北戎王庭?”

李洵擺了擺手,道:

“北上至烏蘭托部落再掉頭往西南,突襲河陵郡城北門。”

(烏蘭托部落離北戎王庭大約兩百五十裏,離河陵兩百裏。)

然後又囑咐道:

“記住,前面可以走慢些,但總體要在六日內完成。攻打河陵是突襲,從烏蘭托部落出發和到達河陵城外都必須在晚上。陽鉞會在南邊配合你吸引河陵守軍注意,你率兵到達後,就立即安排爆破兵與機械兵迅速拿下河陵北城門,能做到嗎?”

林樂慶算了算時間,再過六天便是臘月十五,雖說下雪,卻是有月亮的,不必使用火把暴露行蹤。若南邊再有同僚配合,要拿下河陵還是很容易的。

“能!”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然後又有些不甘地問:

“所以郡王此次東去,就只是為了光復河陵嗎?其實咱們打河陵,完全沒必要這般大費周章。”

河陵離得那麽近,如今最多一萬多守軍,隨時都可以打,強攻費些時間也是能攻下來的。

李洵反問道:

“怎麽沒必要?河原軍奴十幾萬,不出其不意地偷襲,如何保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