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3頁)

“敢!”

“敢!”

“敢!”

數萬士兵群情激昂。

李洵滿意道:

“很好,大家都很有志氣!”

“從初六開始,本王會對你們進行嚴苛的訓練,教授你們在戰場上殺敵自保的本事。在這之前,大家可以每人去營中領兩百錢,五斤糧食與兩斤羊肉,回去與家人好好團聚,這是本王補給你們的春節!”

這話讓士兵們集體歡呼起來,想到拿回這些東西,家裏人會有多高興,他們心中就雀躍不已。

果然慎郡王才是寬和待下的主君,比朝廷的狗官強百倍,這以後的日子終於有盼頭了!

高旗主營的士兵們,領著豐厚的年禮回了家,將歸順慎郡王的喜悅帶向了全城。

李洵發出去很多東西和銀錢,卻並不心疼。

因為除了帶去的羊全殺了,糧食和錢都是軍營裏現有的。

嘉佑帝其實很重視西疆的十幾萬大軍,給了不少的糧食布匹與兵器,如今都還存在倉庫裏。

據李洵對軍需官的初步審訊,楊朔父子一直都夥同下面的將官貪墨軍需,軍中的糧食有三分之一都會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賣給大啟東邊的郡縣高價換錢,李洵軍中以前初到肅城時期采購的糧食,甚至都有很大一部分是鎮西軍的軍需。

糧食如此,軍餉更是要雁過拔毛,算上吃空餉的那部分,他們基本上要昧下一半的軍餉。

今年的糧食還沒來得及賣,連帶著他們往日昧下的錢財,自然都一分不少地落入了李洵的國庫裏。

有了這些,李洵要多養十萬左右的軍隊壓力就小多了。

等開春時土地一分,百姓們參與種地的積極性更高,到了秋天,高旗便可自給自足。

接下來幾天,李洵又陸續拿下高旗南邊的幾個縣城。

也沒費什麽功夫,直接挾持著楊朔這個大將軍,就順順當當地進了城。

正月十五之前,整個鎮西軍十幾萬軍隊便全部收編麾下。

至此,他麾下便有了四十萬大軍,在人數上,總算不再像以前一樣捉襟見肘了。

趁著北邊的沙國還沒有動靜,他開始抓緊時間練兵。

鎮西軍這十來萬人,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應戰能力,都要好好培養一段時間才能派得上用場。

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

一邊練兵,一邊組織肅城那邊的人手,繼續往北疆運輸軍需。

*

正月二十二,高旗兵變之事才傳入了京中。

這不能怪探子們手腳慢,而是高旗兵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高旗城都是戒嚴狀態,一般人完全出不去。

嘉佑帝的探子反倒不如在當地有商行的楊家人有手段,楊家比嘉佑帝先一步收到消息。

“陛下!陛下!您救救妾的父親與大哥!”

明天七皇子大婚,嘉佑帝本來正拿著禮單給七皇子挑賞賜。

身為一個父親,看著最驕傲的兒子成家立業,他還是很高興的。

國庫吃緊,七皇子又沒有外家支持,婚禮比起幾個哥哥便要簡樸很多,嘉佑帝便只能在賞賜上費些心思。

沒辦法,被戎族聯軍榨了一回,銀錢上他這個皇帝也不算寬裕。

禦庫的珊瑚玉器都有印記,也不能拿出去賣,便只能直接做賞賜撐場面了。

聽到貴妃楊氏的聲音,嘉佑帝下意識皺了皺眉。

楊氏驕縱,和三皇子一樣沒腦子,他向來不喜。也就因為西疆的兵權才給了她這麽多年尊榮。

“咋咋呼呼的,出什麽事了?”

他冷聲問道。

貴妃楊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剛才二哥傳來消息說……高旗城被慎郡王攻陷,妾的父親和大哥,全都被慎郡王下了獄,只怕是要殺頭!陛下,救……”

嘉佑帝完全不敢相信這個噩耗,下意識站起身來,一瘸一拐上前揪住貴妃的衣領,神色恐怖如厲鬼:

“高旗十五萬守軍,又占據地利,怎麽會輕易淪陷……你說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貴妃被他嚇住,好一會兒才抽噎著把事情說了一遍。

得知那十萬大軍竟是主動歸順了李洵,高旗城防了西戎幾十年的天險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嘉佑帝眼前陣陣發黑,經受不住這個沉重的打擊,直接跌倒在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

原本他還計劃著用高旗的十幾萬大軍襄助西戎夾擊李洵,如今整個高地三郡全部落入李洵手裏,他拿什麽打?

李洵完全占據了這一道天險,會讓他的軍隊連高地三郡都上不去。

他徹底失去了掌控西疆,威脅李洵的資本,西戎又還會願意與他合作嗎?

而這十幾萬軍隊,落入李洵手中,又將是何等的如虎添翼。

他年前才征召十萬大軍,又開始對高旗動手,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過江直取京城?

想到這其中的後果,嘉佑帝全身的血液都要被凍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