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4頁)

連出自醴河平原豪強世家,文臣之首的左相侯崇都屈服了,他們還不趕緊表態,難道要等著被這板上釘釘的新皇當做殺雞儆猴的雞嗎?

看了眼李洵身後那氣勢驚人殺氣騰騰的數萬大軍,眾權貴都覺得腿腳發軟,跪起來是一點都不難。

李洵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地看著已經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從詫異中拉回了心神,翻身下馬,親自扶起了跪在最前面的醇親王:

“皇叔快請起!”

他是真沒想到,醇親王會在此時奉他為帝,進而帶動了其他所有權貴通通表態臣服。

雖然他並不太在意那些人怎麽想,即使他們反對,他也會用武力讓這些人屈服,但醇親王是一片好意,他不會辜負。

“陛下,臣已經帶人徹底占領了皇宮,肅清所有余孽!”醇親王指著身後的禁軍將領介紹:

“這是禁軍第十七軍統領將軍高暉!高暉,你與手下將士,今後都聽陛下調遣!”

“是!”

高暉大聲大道,然後朝李洵磕了個頭:

“陛下,微臣高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李洵滿意地點頭,叫他起身。

“皇叔辛苦了!”

“為陛下效忠乃是應盡之意!”

李洵這才看向其余文武大臣:

“眾卿都平身吧,先各自散去歸家,待有要事,朕自會召見爾等。”

說完,又對醇親王道:

“皇叔與我一起進宮吧。”

說完便翻身上馬,又讓人牽來一匹馬給醇親王,兩人一同騎馬進宮,朝著最中央的勤政殿走去。

那裏是大啟歷代帝王的起居所,也是整個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

從今天起,這整座宮城都將歸李洵所支配。

騎著馬走在宮道上,是與往日截然不同的感官。

這是屬於帝王的特權。

除了帝王,沒有任何人可以在宮城裏騎馬,除了皇後太後,貴妃,太子,其余的人沒有特別的恩準,在宮裏都只能步行。

曾經的李洵,身為皇長子也只能步行。

至今他仍然記得七歲那年離開右相府,走進這宮城時的心情,宏偉幽深宮城,來之前被叮囑了上百次的森嚴宮規,都讓他對這宮城,對嘉佑帝這君父又向往又畏懼。

走在宮道之中,他覺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同海浪上翻滾的孤舟一般。

可如今,他成了這宮城的主人。

他可以賜予任何人在宮中騎馬的權力。

曾經的弱小無助,早已經離他遠去。

壓下心頭翻湧的復雜心緒,李洵問醇親王:

“父皇那邊如何?”

醇親王道:

“有五皇子與容將軍在,應當是走不遠的。”

李洵輕拉韁繩駐馬,吩咐自己這邊隨行的將軍:

“帶五個營的人,去接一接他們。”

大啟的情況不同於沙國,嘉佑帝若逃到了江南,再糾集一幫人手東山再起,必然會對江南這種賦稅重地造成嚴重的損失。

所以,李洵是絕不容許嘉佑帝和跟著嘉佑帝一起逃跑的皇子們逃脫的。

*

被李洵記掛著的嘉佑帝等人,確實如醇親王所說,並沒有走得太遠。

他們在李洵抵達京城前一日就已經秘密從京城東門離開了。

當時整個京城都在備戰,上萬的精銳禁軍押送著一些看起來像是軍需的車馬,並不會讓人懷疑。

嘉佑帝不確定李洵什麽時候會攻入京城發現他已經離開,為了穩妥,他一路上都下令不準停歇,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路去海邊。

然而,人和馬都是血肉之軀,在連續趕路兩百裏後,整個隊伍就再也堅持不住,必須要停下來進行徹底的休整了。

從未這麽快趕過路的達官貴人和女眷們都叫苦不叠,只有五皇子尚且還能打起精神,組織帶出來的宮女太監廚子們,張羅整個隊伍的飯菜。

皇帝後妃與皇子們,還有那些權貴們,尚且吃上了還算精心烹制的熱菜熱飯,底下的禁軍士兵們,就只能湊合著冷水與幹糧吃一些。

如今已經是十月底,北方的夜晚已經有霜凍,所有人都很冷。

尤其是士兵們,他們可沒法住進溫暖的帳篷,還披上皮裘,烤著暖爐子取暖。

五皇子騎著馬逡巡了一趟,然後到帳篷裏對嘉佑帝道:

“父皇,外頭太冷了,只怕士兵們要凍出病來。不如兒臣讓人給他們熬些姜湯,也好叫他們感念您的恩德。”

嘉佑帝沒怎麽思索便答應了:

“你想得很周到,去吧。”

他對這個兒子還是很滿意的,這些年他一直幫他把內務府打理得很好,所以這次去江南他也願意帶著他。

得到嘉佑帝的首肯,五皇子便去張羅人熬姜湯,沒多久,一碗碗姜湯就送入了禁軍士兵們的手裏。

天寒地凍的時候能有這樣一碗熱騰騰的湯水,誰也無法拒絕,每個士兵都把手裏的湯水喝得幹幹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