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5頁)

小遺址不是已經被探索完了嗎?

“我去,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氣運?恐怖如斯!”

連老楊都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雙手,難道他不是被坑過來的,而是隱隱感受到了“天命”,所以順水推舟來的?

難道他馬上就要突破到渡劫期了?

可是不對啊,他距離化形大圓滿感覺還有點距離,距離渡劫境感覺就更遙遠了……

還是說發現遺跡其實就這麽簡單?

地窟裏也是有其他“探險者”的,只是大家三三兩兩的分開,他們這邊本來沒有什麽人。但大家消息靈通,得到消息的人馬上就朝這邊湧過來了:這可能是發現遺跡的第一現場誒!

為了避免意外,老楊設下了一個結界,沒讓其他人靠近。

不久之後,玉城城防部就接管了這一切,並且封鎖了整個小遺址。

開什麽玩笑,這些玉簡的發現,證明他們之前的探索可能不充分,很有可能還有其他死角,所以必須讓專業人士再探索一遍才行。

考古社作為第一時間發現遺跡的人,也有機會參與到後續的遺跡探索中。

雲小的人對考古其實不太懂,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老楊從人群包圍中擠出來,才看到了最外圍的三小只。

“老師,我們剛才就回來了,但這邊人太多,我們就沒擠進去。”他們笑嘻嘻地解釋。

楊老師心中卻有一種莫名的違和感:這幾個小孩最喜歡看熱鬧,知道他在結界裏面,應該想辦法進去才對,怎麽這麽消停?

“老師,我們真的發現遺跡了嗎?價值如何?”

他們七嘴八舌的追問,也讓老楊來不及思考違不違和的問題了。

因為那些玉簡是在社團活動的直播中發現被發現的,靈網上的關注度極高。

玉城小遺址暫不開放,但其他遺址的探險者變多了不少。

哪怕是完全探索完成的也一樣,因為這次直播給了大家一種莫名的錯覺:原來撿漏非常簡單,我上我也行。

當然,久久沒能發現寶藏的眾人隱約明白過來,他們缺的不是別的,而是氣運。

果然還是得買幸運盲盒抽幸運符啊!

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幸運盲盒的銷量變高,宋一他們又賺了不少。

此為後話,暫且不提。

總之,因為這份關注,玉城相關部門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並且很快在靈網上作出回應。

“這是之前未能傳承下來的功法,不在現有功法庫中。通過功法推演儀器的推演,這些功法確實為真。其中四個玉簡是舊紀元時代的宋一道君所作的劍法,一個玉簡為她的心得體悟。”

這些功法的難度不小,就算大佬修煉起來也沒那麽快。但好在現在有功法推演儀器,靠推演來確認一套功法是否可行。

“其中《萬劍枯劍法》是她的成名絕技,在之前玉簡記載中出現過,只是以前未能找到這套劍法。”

“這也是第一次挖掘出宋一道君的日記形式的心得體會,裏面記錄了舊紀元時代的不少事情,其價值不再劍法之下,還有待細細探尋。”

此時,宋一他們已經回了雲小,也在看專家們的研究反饋。

“關於這些玉簡是否為真,我們內部也有過疑慮。因為,這玉簡中有非常可疑的一點。”

專家舉起了玉簡,繼續說:“玉簡深處有一串數字,就像是流水線的數字。還有‘奇巧宗制’這幾個小字。以前可未聽說過舊紀元有奇巧宗這個宗門,那時候應該也沒有成熟的流水線。”

以前誰會這麽閑的在玉簡裏面搞這個?

而在現代工藝中,這就是固定會印上的。

宋一愣住了,額頭開始冒冷汗:那時候她確有檢查過一遍,但因為神識損耗過度,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功法心得本身身上,對外殼反而沒那麽在意了。

沒想到竟然有了這麽大的疏漏!

李雯雯和林則也緊緊握住了她的手,緊張地看向專家虛影:不會要翻車了吧?

“哈哈,但最後我們還是確認了,它就是舊紀元留下來的玉簡。”

因為玉簡的最大價值本來就是裏面的內容,要說記錄的是現有的東西,那說不定是仿品。

但裏面的內容從未出現過,你說這是仿品,仿的是誰的品?

某個劍修大能閑得無聊,專門搞幾套功法來消遣大家?

誰的腦子有這麽大的坑?

而且修為高,也不一定能創作出這些東西來,因為新舊紀元的功法體系還挺不一樣的。

宋一道君的風格,不是誰都能模仿的。

有了這個大前提,就只能從另外的角度來破譯玉簡的意思了。

“也許那個時候奇巧宗是一個不起眼的宗門,所以流傳下來的記載幾乎沒有。這串數字,在那個時候可能代表的是一些暗號,還有待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