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4頁)

他也說出了三種可能:

第一,這一切都是巧合,就是巧得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第二,宋一他們知道有這麽個遺跡,裏面的功法是真的,但他們以假亂真,弄了個假的心得進去。

第三,功法和心得都是假的。

聽完班主任的猜測,另外兩位老師都感覺不太妙。

老楊下意識地否認,“不對,專家說了,差不多可以確認心得與功法出自同一人之手。”

但很快,他也回憶起了在玉城時發生的種種不太合理的事情。

“第一天的時候,宋一買了好幾個空白仿古玉簡,就先回旅社了。”

如果喜歡這類仿古紀念品,應該不會只買玉簡才對。像李雯雯,雜七雜八的東西買了好多。

為什麽只買玉簡?

因為他們仿的就是玉簡啊。

“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她已經睡著了,我確認過她的身體,沒有大礙,就是有點累?”

小孩精力過分旺盛,為什麽會累?神識透支過度會是一個很好的解釋。

“遺跡被發現的時候,他們沒有機會接觸,但很奇怪的是,他們就在外圍看戲,竟然不想進來看看熱鬧。”

為什麽不看熱鬧?因為這就是他們安排的,沒啥好看的了。

心裏有了懷疑再去找線索,就會發現處處都是破綻。

但那些正常人不應該有的功法又該怎麽解釋?

袁老師敲了敲桌子,臉色凝重地說:“沒什麽不可能的,你們忘記了嗎?宋一是從秘境中出來的,她在那裏得到了舊紀元的傳承。她與那位道君名字與根骨一樣,這種情況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傳承。”

“幸運符之類的東西……她確實會得很多。”

班主任聲音艱澀,“你們說,宋一說的會不會是真的?她之前自稱她就是老祖。”

三人面面相覷,然後斷然給出答案,“不可能。”

“那位是渡劫期大圓滿的存在。哪有老祖為了考試及格,給自己搞個遺跡出來?”

“哈哈就是,她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要逃學的時候說自己是老祖。現在這些學生誒……”

但遺跡可能不是遺跡,這種事情還是得趕緊澄清一下。

他們聯系了玉城的人。

玉城對老楊仍然十分熱絡,“楊老師,你是不是準備再來我們玉城啊?你放心,絕對會給你安排的妥妥的。”

老楊就說:“不是,我是想提醒你們一下,這個遺跡可能有問題,你們是不是再研究研究比較好?”

“你放心,我們就是經過慎重的研究考證得出的結論。楊老師,我知道,不是我們這一行的,突然有這麽大的考古發現會有點不安,但有時候這就是需要一點運氣。”

老楊已經無法直視“運氣”兩個字了。

如果他們猜的沒錯的話,那安排他的就不是天命,而是幾個小崽崽了。

“不是,你們不覺得很蹊蹺嗎?那個玉簡明顯有問題吧!”老楊試圖讓這些人清醒過來。

“玉簡的問題,專家們已經給出了多種合理猜測,只是需要確認。你看過裏面的功法,應該知道那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造假的東西。如果這是某位大人自創的功法,又為什麽要假借宋一道君之名?”

仿造這個說法,處處都說不通。

“其實事情要從一個想要考及格的學生說起……”

楊老師試圖解釋一下他們這邊的合理猜測。

然而,玉城那邊根本沒有耐心聽,“好了好了,我們知道你最近被麻煩的多了,但也不至於編這麽離譜的故事。你不懂,考古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回頭你要是想來玉城了再聯系哈。”

三人無奈苦笑。

這些都是他們的猜測,完全沒有證據的事情。就算把宋一他們推出去,人家也不信啊。

對玉城來講,發現遺跡是好事,而且還是這麽重要的、具有價值的遺跡。他們更願意相信哪個版本,不言而喻。

考古界都有了定論,老師們沒轍。

那些人覺得他們不懂考古,老師們只能表示:是他們不懂現在的學生。

老楊的心態還挺好,至少知道了“幕後主使”,不會有那種雲裏霧裏的感覺了。

他放平了心態,說:“往好處想的話,宋一或許沒有仿造玉簡呢?她在別的地方接受了傳承,知道玉城也有這麽一個遺跡保留,才引大家發現……”

“你信嗎?”另外兩位老師木然道。

“不信。”

因為玉簡本身的問題很大,那就是現代修真界的造物。

“但有時候,人總得有點心理安慰,往好處想嘛。”老楊傳授過來人的經驗。

反正認證的事情跟他們沒關系,他們也提出了疑議,不被接受沒辦法。

功法也是真的,剩下的就讓相關專業的人頭痛去吧。

歷史上總會有一些不解之謎的,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