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016:京都的現狀(第2/3頁)

如果只是那些頑固派,那麽肖妄鈞還沒有對人趕盡殺絕,基本上現在都因為犯事而在大腦裏面呆著呢。

肖妄鈞並不希望自己的登基之路有那些老頑固唱反調,影響他的心情。

所以那些可能會提出反對意見,甚至在這金鑾大殿上會來個撞柱自殺的那些頑固黨們,早就被下了大牢。

如今看著底下所跪著的一大批官員們,肖妄鈞微笑的說了,自己來到這大殿之上的最先兩個字:“平身。”

……

兩個月後。

隨著肖妄鈞登基的第二天,國號改為華。

京都早就恢復了熱鬧和繁華,百姓們對於龍椅上坐著的的究竟是誰,其實並不關心,他們只關心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帶來的天下會是怎樣的天下,比如說有沒有增長賦稅,比如說有沒有發布什麽跟自己密切相關的政令。

登基的困難肖妄鈞是一點都沒有遇到的,而他在登基之後,連續搬下了三道聖旨。

第一道就是封後的聖旨。

第二道是封賞眾將士的聖旨,這其中包括羅景恒成為護國大將軍。

第三道並非是大赦天下,而是免了包括京都在內所有城市一年到三年不等的賦稅。

之所以是一年到三年不等,那是因為有些富庶的城市只免了一年的賦稅,但是有些比較困難的城市則直接免了三年的賦稅。

這三道聖旨下來,在朝的官員們心思各異。

新皇登基,封後無可厚非,但是封後的聖旨擺在了第一道,這就代表了皇後的地位。

第二道聖旨是封賞眾將士,但是這眾將士當中並沒有文官,這也代表了皇帝的一個態度。

如果說原來的老皇帝以及之前的先帝等人,他們都有些重文輕武的話,那麽現在肖妄鈞,帶給他們的信息就是日後怕是本國並不會重文輕武。

要麽是文武齊平,要麽就是重武輕文。

第三道聖旨不是大赦天下,而是減免賦稅。這代表的同樣是新皇帝的態度,代表了對方重視民生的態度。

那些Yu.X/.I官員們忽然想到了羅景恒帶領軍隊平叛的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裏面,之所以對方能在整個天下傳出這樣的好名聲,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軍隊所過之處紀律嚴明,從不傷害城中普通百姓分毫。

當時他們只以為這是羅景恒個人原因,但是看到新皇帝頒發的這三道聖旨之後,他們忽然明白,原來新皇帝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在籠絡民心,而且恐怕那樣的決定是新皇帝下的。

兩個多月的時間,皇帝和大臣之間也已經磨合了一輪了。

現在京都的這些官員其實一個個心情都挺復雜的,本來看登上皇位的是這樣一個小年輕,還有那麽一些人想著,雖然不知道對方是如何收服羅景恒這樣一個幹將的,但是在知道了肖妄鈞原先在京都當中的名聲之後,不少的官員都想著,恐怕這個皇帝並不難對付。

但事實證明他們真的是想錯了,這兩個月的時間裏面,新皇帝並沒有殺過任何一個人,但是新皇帝的手段讓所有的官員全都諱莫如深。

新皇帝是一個非常注重效率的人。對方上位之後,不管是朝中的要決議的事情,從來今天的事情不會拖到明天,而且你沒有那個能力,一次不行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兩次不行會給你第三次機會,第三次不行你就會直接被刷下去,降級都是輕的,直接會被罷官。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已經都知道這個新皇帝絕對不是好糊弄的,而且對方只注重賢才,並不在意你的身份背景,並不在意你是不是出自名門。

這個皇帝也是一個奇特的,比如說,早朝的時間就被對方直接改掉了,以前這些官員們天不亮就需要起來,早早的到皇宮外面等待著。

但是現在的話,他們現在是地球上的上班時間,朝八晚五。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什麽地球時間,但是,早上去的那麽遲,這些官員們自然在家中也都可以多休息一陣。而且每七天就可以休息至少一天到兩天。

即便這樣,他們的效率卻比從前大大的提高了。

京都裏面的各個衙門運轉情況的話,那可以說是如火如荼。

現在在位的那些官員們,只要在自己的各個衙門裏稍微轉一轉,就能夠發現裏面多了不少幹實事的人,基本上沒有了可以在部門裏面打瞌睡,聊天說話的閑人。

皇帝管那些官員,那些官員管著下面的人,皇帝都能動不動就直接讓不幹事的官員滾蛋,官員自然不會放過下面的人,更不用說還多了一個監察機構。

這個監察機構不同於那惡名昭彰的錦衣衛之流,這個監察機構只有監督的權利,但是並沒有處決的權利,處決的權利依然在朝廷現下的原先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