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番外

金秋九月, 雲隱宗迎來了新一輪的新弟子招考。

還沒到考試的正日子,壇城已經聚集了大量的考生及家長,原本擁擠的街巷邁不開腳。

“雲隱秘卷——官方指定參考資料, 便宜賣了。”

“《三十年入門,五十年模擬》只剩下最後三本了。”

“雲隱攻略, 師兄師姐們的入門經驗合集, 幫你少走彎路, 只需要十個靈石,手快有, 手慢無咯!”

出於對考試的規範,雲隱宗早在百年前就發布了專門的考試大綱, 縱然如此, 在考前焦慮面前, 考生們仍然忍不住到處送錢。

“都說不用買了, 參考資料已經夠多了!”壇城小院裏,一個圓臉的少年忍不住抱怨。

“你這孩子!”

前來陪考的是他的父親,是一位築基期的散修。

比起宗門大戶來說,散修在人們印象中是貧窮的代名詞,為了提升修為,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分花。

陪考的父親也不例外。

但正是因為資源匱乏, 因此在對於下一代的投入上更是不吝於投入。

“這些都是小錢。”進入雲隱宗的重要性父親已經講了許多遍了,只是小孩子憐惜親人的付出, 所以才會有所抱怨。

“要是覺得可惜, 就爭取賺到獎學金後還給我。”

父親說服兒子的角度很好, 成功地堵住了小朋友還要抱怨的嘴, 結束了這一場爭論。

“……能有學上, 真好。”

眼看著孩子安靜地沉浸入知識的海洋, 父親關上門,忍不住感慨。

這幾百年裏,變動實在是太大了。

就拿雲隱宗的招考來舉例,這些年來,所發生的變化就讓人目不暇接。

百年前,雲隱宗不再以“宗”為單位收徒,而是正式成立了學院,打破了以往的以師承關系為紐帶的宗門結構。

收徒的宗旨不同,所奉行的標準也不再一樣。諸多資質平凡的孩子,也有了進入學院讀書的資格。

修真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

雲隱學院誕生的意義是跨時代的——散修雖然沒有太多的見識,但也能夠感覺到這一消息傳出後周圍的暗潮湧動。

他的散修朋友們掀起了成婚潮。

“先前不找道侶,是因為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怕耽誤小孩子。”

現在隨著雲隱學院的成立,新一代會有更多的選項,不再需要去拼著性命,走唯一的獨木橋。

“……這規定,一看就是道君的主意。”在茶余飯後,身旁的好友不禁感慨道。

道君。

魔域組織嚴密,魔修們常常會將領頭羊稱為魔尊,但正道卻沒有這個規矩。

比起以地位作為稱呼,正道修士們似乎更習慣於按照大能們的修為來稱呼。

但對於蘇淮安“道君”的尊稱是個例外。

“君”,不但是指修為境界高,也用於稱贊對方品性高潔,為修真界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這個貢獻當然不只是救世。

說起來,“救世”對於此界的人來說,似乎是咀嚼了許多遍的老黃歷——

五百年前,域外天魔來襲,界膜破碎,就在危急存亡之時,道君與玄天魔尊出手,共同救世,阻止了域外魔物的肆虐,拯救了萬千黎民。

救世當然是大功德。

但不止如此,對於散修來說,隨著那場危機的結束,陸續推出的政策才是他們生活徹底改變的根源。

他們擁有了功法。

準確來說,是雲隱宗牽頭,將壟斷的部分功法進行公開——散修們以往需要豁出性命去獲得的東西,忽然成為了能夠輕易獲得的知識。

因此,不少卡在瓶頸上的散修在壽命終了之前更進一步,保留了生存的火種。

除此之外,還有經過雲隱宗牽頭的議事機構,這原本是用來應對域外天魔的機構被保留了下來,逐漸成為掌握具體權力的部門。

這部門在發展中逐步確立了淩駕於宗門之上的地位,接管了整片大陸的秩序維護。

秩序,對於散修來說,自然是提高生存質量的東西。

再然後,就是蘇淮安提議的行業協會的設立。他們散修趁著東風,正式地建立了散修聯盟,成為了可以獨立地發表自己聲音的機構。

借著聯盟的便利,散修們從雲隱宗那裏獲得了關於煉丹術、制符、煉器的培訓,解決了不少散修的生活問題。

再然後,改革推動到了學院的建立。

作為屢次改革的受益者,散修們幾乎變成了最擁護蘇淮安的群體之一。

雲隱學院百年前第一次招生,散修聯盟符合條件的修士們幾乎都報名參與了,這也成為了當時讓正道和魔域一時側目的趣聞。

就如往常一樣,散修們也相信,在道君的帶領下,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懷著美好的期待,在幾日過後的入門筆試和面試之後,散修家的小孩成功取得了好成績,當眾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