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

6.相逢不展眉, 個中鎮費猜疑

裴年禎沒有想到,自己已經十分小心地去偷瞄這人了,卻依舊被何岐發現了自己的目光。

在一種被點了名的慌亂中, 他尚且暗自思忖了一下:他知道習武之人內力至精深之境後,五感頗為敏銳,難道他何岐現在的武功進境已是如此之深了?

雖有些突然, 好在前太子多年混跡朝堂,神色儀態上的偽裝矯飾功力的幾乎已成身體本能。他放松自己的氣息,用一種看似真誠憨厚的目光向那人望去,迅速掩蓋掉了自己的心虛:

“抱歉, 是在下覺得這位大人似乎有些眼熟,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兒, 倒是不曾想打擾先生了。”

裴年禎深知這種時候越是裝作不認識, 恐怕越會引起對方的疑心, 倒不如直接說好像似曾相識,他反而不會往某些方面去想。

何岐微微皺了一下眉, 銳利的目光將他的面容來回掃了兩遍。

裴年禎心跳猛然加速,只寄希望於裴年鈺那個影衛的易容術不會被識破。

果然何岐看了他一會兒,發現對此人沒有什麽印象了,便淡淡地道:

“何某向來不與外人交遊, 先生恐怕是認錯了。”

裴年禎偷偷松了一口氣, 誰知下一句接著聽到何岐略顯冷漠的聲音繼續問道:

“看來這位掌櫃是知道此間鋪子的真正東家的身份了?”

裴年禎心裏又是一突——他怎麽猜出來的?

何岐一動不動地盯著他, 一邊道:

“我向來不著官階服飾,方才這位掌櫃卻直接開口叫我大人,想來是根據我們王爺的身份才有此稱呼的吧?”

裴年禎未曾料到何岐竟會如此敏銳, 根據他隨口的一句話便發現了這許多。他不知裴年鈺是怎麽給他的這些店員們解釋的, 眼神不由自主地向裴年鈺看去。

老好人裴年鈺適時地出來解圍:

“他確實知道。這位楊先生是我還是四皇子時, 於北地雲州封地相識的一位教書先生,所以你不認得他也是正常。楊先生學識淵博,當時我們不以身份之別相交,相談甚歡。”

“近來他家鄉出了些變故,不得已來京城投奔於我。”

裴年禎連忙點頭稱是:“多虧王爺幫扶,現下楊某無處可去,便在這店中做工還債,略盡些綿薄之力。”

何岐雖有些奇怪他每日都在府中,卻為何沒遇到這档子“遠方的友人來投奔王爺”的事。不過他對自家主人還是無條件信任的,見主人這麽說了,便沒再多想。自家主人幫過的人那可太多了,這倒也不奇怪。

與何琰君日常寒暄片刻之後,何岐便在隱去了身形,去附近查看值守的影衛了。

而裴年禎則是繼續留在店裏跟何琰君討論怎麽擴大經營規模的問題。

何琰君是因為點心鋪子生意太火爆而分身乏術,裴年鈺則是需要推廣一下新式的烹飪方法以賺更多的美食值來支援裴年晟的基建大業。

然而裴年鈺顯然沒有什麽經營頭腦,不是經商的材料,何琰君亦沒有什麽賺大錢的欲望。兩人討論著討論著便離題八萬裏遠,開始商量下一次的節日特典出什麽新品點心好。

“端午節那天賣得實在鬧心,冰晶粽太不好做了,產量太低。下次節日是……七夕?”

裴年鈺很興奮地一拍手:“七夕你能搞的花樣那可太多了,什麽好事花生、巧果禮盒都搞起來……”

在旁默默看賬本的裴年禎:“………”

他實在不明白“七夕做一些新花樣的點心”這件事有什麽好玩的,能讓這個關系不遠也不近的弟弟露出如此歡快的神色來。

以前宮中相伴成長那許多年,他可從來沒見過這樣子的裴年鈺。他印象中的四弟永遠是那副溫和有禮的好脾氣的樣子,卻也是隱隱拒人於千裏之外,仿佛沒有什麽事情能牽動他的心緒。

在這間小小的點心鋪中,遠離了九重宮闕中的紛紛擾擾,如今的一切都讓他十分陌生。

他忍不住合上賬本問道:

“好事花生……是什麽?”

何琰君一副“你果然是個沒見識過的土包子”的表情,給他解釋道:

“是用糯米粉捏成柿子和花生外皮樣式的點心,裏面包上甜鹹不一的餡料,諧音好事發生。做起來並不難,不過是節日裏圖個吉利、樣子新奇罷了。”

“到時候我自然會提前試做幾批,也請楊掌櫃品評一番味道如何。”

裴年禎略微一驚,說不上來心中是什麽滋味:

“啊……這樣麽。那姑娘的好意便卻之不恭了。”

他把腦袋又縮回了櫃台裏。

他有多久沒有吃到好吃的點心了……被幽禁的這許多年裏,他那間小小的院落的一切就如同被世人遺忘了。負責物資供應的衙門能給他們維持個溫飽已是難得,那些貫會見風使陀的人,在裴年晟當政的時候又如何敢來多關注這位當今聖上的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