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孔家大難,三方和談,國庫空虛,就你也配給朕外甥賜字?(第5/7頁)

這就是反噬。

用利益去控制別人,只能維持一時。

用正氣去折服別人,可以維持一世。

孔家這一次,是徹徹底底反省過來了。

而且連續幾日,大夏孔家,都去世了幾位曾經有名望的大儒,他們被削了才氣,如今遭遇這般的打擊,一個個撒手人寰。

哀愁籠罩孔家。

隨著一封封書信的到來,更是雪上加霜,因為這些書信,都是求救信。

面對此景,孔家是徹徹底底麻木絕望。

到了深夜。

孔正挑燈書寫文章,書寫文字,寫下一封封書信,讓人送往各國,希望各大王朝能夠高擡貴手。

整個大夏孔府,也都在想盡辦法,聯系所有的好友,互相營救。

可以說。

一個龐大的家族,經歷家宴一遭後,瞬間倒塌,雖還有余威,可這一點點余威,只能說徒增笑話。

甚至已經有不少言論,在猜測大夏王朝什麽時候會對大夏孔府出手。

如若大夏王朝再出手的話。

孔家當真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等書信寫完,孔正更是感到可恨。

“孔家後人聽令。”

“凡我孔家後人,每月必看孔無涯雷罰受罪!引以為戒!”

他真的氣到了。

若不是孔無涯,怎會有這麽多事。

可恨啊。

而此時。

大夏王朝。

養心殿內。

六部尚書,以及宰相李善,皆然聚集在此,正在商議國家大事。

“啟奏陛下,所有糧草均已送往西北邊境,大夏已有完全征戰底蘊,此乃鎮國公回奏。”

兵部尚書趙益陽遞出一份奏折,交給魏閑,由魏閑呈現給永盛大帝。

接過奏折,永盛大帝仔細翻閱,隨後點了點頭。

“很好。”

“糧草充足,一年之內,不會有太大問題。”

“告訴鎮國公,鎮守邊境,寸步不讓,授予鎮國公一切軍權,倘若發生任何意外,鎮國公擁有先斬後奏之權。”

永盛大帝開口,甚至給予鎮國公絕對的信任,將軍在外,其實對於皇帝來說,充滿著太多可能性。

一般來說,時時刻刻都會監督,然而永盛大帝卻給予如此高的信任。

足以證明,永盛大帝對鎮國公有何等的信任。

當然,他們也清楚,主要還是因為顧錦年的緣故。

有顧錦年在,鎮國公就絕對不會亂來。

“啟奏陛下。”

“大金禮部,扶羅禮部帶來消息,願意為大夏邊境之事,進行調和談判,隱約之間,有意圖促使匈奴國歸還十二城。”

禮部尚書楊開出聲。

道出此事。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一驚。

歸讓十二城?這可是大事啊,如若能兵不刃血,奪回十二城,這無論是對大夏王朝而言,還是對眼前這位皇帝而言,都是驚天喜事。

只是,永盛大帝卻顯得平靜,沒有一點喜悅。

“可以洽談此事。”

“看看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歸還十二城,肯定有更大的圖謀。”

“還是小心為妙。”

永盛大帝不吃這套,十二城白白歸還?這怎麽可能,對方敢讓,就一定有其他圖謀。

“遵旨。”

楊開點了點頭,他心裏也有數。

只是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三國洽談之事,先不著急,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孔府。”

“孔家讀書人,崩壞禮樂,遭聖人斥責,這些年來朕也聽聞孔家人行事霸道。”

“如何處罰,才是禮部當務之急。”

永盛大帝出聲。

語氣很平靜,但六部尚書和宰相眉頭都不由一挑。

終於要對孔府動手了嗎?

他們似乎預料到了,只是聽到此言,還是心中不由一驚。

“陛下。”

“臣認為,此事不妥,畢竟大夏孔府,終究是祖地,雖大金王朝,扶羅王朝都對孔家嚴查,但那些只是分府。”

“孔家已經遭受聖人責罰,如若再嚴罰一番,一來極有可能惹聖人不喜,二來也會讓孔家記恨,而且天下人都看著,倘若大夏王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算是安撫天下讀書人之心,對孔府來說,也是聖恩浩蕩,想來孔府必會銘記此恩啊。”

楊開出聲。

他畢竟是禮部尚書,與孔家有一定的淵源,自然不希望孔家再一次遭受打擊。

若是再打擊一番,那孔家就真的沒了。

“哦?楊愛卿的意思是,大夏王朝,還要提防孔家記仇?”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刹那間,楊開立刻拱手道。

“請陛下息怒。”

“臣絕無此意。”

“臣.......”

說到這裏,楊開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