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端寶元年(第2/4頁)

“我和老哥哥都多大年紀了,有今朝沒明天的,去去去別管我。”黎父對黎暮澤勸阻是這麽說的。

起料黎王爺不給面子,很認真說:“那咱倆不一樣,我可要活久久的。”

黎父:……

“哈哈哈,吃喝這個算什麽,難得難得,來再幹一個。”

又給哄了過來。

先帝駕崩守國孝百天,百日一過民間又恢復各種熱鬧的營生,也能飲酒作樂了,只是安親王不好辦親事,特意跟他的未婚妻說,委屈你了,待明年再辦。

信四照舊是神龍見尾不見首,現在大事定了,他閑暇時間多,每當安親王親自巡邏時,就會陪同跟著。

金吾衛中暗地裏都笑說,親王妃可疼他們親王了。

一切都好,沒目標時,就很容易混日子,日子見天的過的飛快,一晃眼到了年關。

這是帝後第一個新年。

黎南珠是新後,按道理是應該忙的不成,什麽都要盯著,但他身邊有得力大將——擒嬌祝靈,兩人學東西快,京裏命婦進宮座位順序、各家的關系、怎麽接待都替他拿了好幾個法子,等他做決定就好。

真找到了點當老板的架勢。

黎南珠有時在歷延年面前說:“要是在……”他含糊過去‘現代’二字,“她倆也是精英骨幹女強人,是管理階層的一把手,年薪高有體面。”

“可封品階。”歷延年說。

黎南珠:“?真的假的?”

“太監有品階,宮女為何不能有?”歷延年說:“阿叔可以擬一下,要是嫌麻煩了,我來弄。”

這個就不麻煩歷延年了。黎南珠給自己人謀福利,還是很幹勁十足的,他想了下,“對啊,為什麽光太監有,宮女卻沒品階。”

其實宮女也有,像是各宮娘娘貼身大宮女這類,但沒太監品階明確,最高品階正四品。而大宮女只是看各自服侍的娘娘身份高低,底下小太監宮女給幾分尊重臉面。

具體的升遷、品階,不如太監明細。

可能是因為太監一生都在宮裏,老年了放出去,而宮女年二十五就能出宮婚配,若是想留在宮裏的,那就是靠年齡閱歷成了管事姑姑,再之後就是嬤嬤。

現在後宮人少,先帝的妃嬪都搬出去了,現在就長寧宮皇貴太皇太妃住著——十二還沒成婚,要是全都趕出去了,難免外頭有說聖上才登基,連先帝妃嬪都不待見,不仁厚。

所以先請太皇太妃住著。

後宮空蕩,黎南珠雖是沒明說,但滿朝文武及其背後女眷大致都揣摩到,咱們這位新帝怕是要同盛平帝一般了。

意思一生只有皇後一人。

當初黎南珠是太孫妃時,那東宮給滕妾住的地兒都沒有,推了蓋花園,這事吵了一通。現如今,還有人不死心,說皇後總不能把皇宮都推了吧。

其夫人就說:“推不推的我不敢保證,但老爺瞧著吧,還是早早歇了送家中女兒進宮的心思。”

果不其然,時日久了,皇後還住在永雙殿,平日裏大臣在正殿商議政事,有時候還能聽到兩位小皇子嗷嗷哭聲,倒是響亮。

聖上是見怪不怪,有時候還要身邊太監去看一看。

如此這般,京裏官員之間便流傳一句話:先太子像不像永熠帝不好說,新帝這副做派倒是像盛平帝——

有人駁了回去,說更像光武帝。

眾人在腦海中挖了許久,乍一聽覺得渾說,光武帝一生戎馬,那是常勝將軍一般,威風凜凜,新帝身子骨文弱,哪裏像了?

“你仔細想,往皇後上想。”

仔細一想,恍然大悟,確實是像。

當年光武帝同黎家表親有了私情,登基後,封對方為後——後來有野史記載,那黎家表親皇後其實是京中容家公子。這事另說。

如今永雙殿的匾額都是那時換下來的,帝後同住,長長久久寓意,可是恩愛,生下的小皇子也是哥兒,就是後來的永熠帝。

如今可不是像嘛。

“若真是如光武,那大歷之幸。”

“南邊的大勃,北面虎視眈眈的真人,就看今上了。”

有先前之例,黎南珠不住皇後住的永樂宮,住在永雙殿,也沒朝臣敢諫言亂說。

倒是竹林峰住的清修居士——

袁修不願回宮裏回京裏住,說現在安好。

到了年關時,黎南珠就親自去接,拿紅豆小糕當餌,因為兩崽子還小,天氣寒冷,不好抱到山上來,但仔細描繪還是成的,黎南珠是畫餅畫的一套一套的,袁修最後下山都是迷迷糊糊。

可見黎南珠功力了得。

住也是住東宮正殿。

正殿同以前擺設已經種種不同,可袁修見了,往日的花草樹木擺設皆在眼前一般,眼眶當時一紅,待看到紅豆小糕兩個孫兒,滾滾熱淚下來。

“好,都好。”袁修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