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紀念卡

還沒等執法支隊把海龜們放生,它們幹完自己的事就爬回海裏,一跑了之。

潘隊這才領著人進去。

果然,他們在一塊巖石後面發現了沙子被翻過的痕跡,它們小心翼翼地掏出沙子,在裏面發現了九十多枚龜蛋。

如何處理這些龜蛋,他們都犯了難,最後將沙子埋了回去,然後報了上去。

等行舟島的員工們來上班了,才發現島上竟然出現了一群比他們來得還早的陌生人。

今日是周六,第一批遊客的人數比昨天多,聽說這裏出現了野生綠海龜並在沙灘上產了卵後,一群人便都圍在了這邊,一邊聽八卦,一邊在群裏跟人分享新聞。

執法支隊的人將他們都驅散了,潘隊擔憂地跟李瑤林說:“島上的人太多了,難免會有人來偷蛋,這事要怎麽處理,還得慎重考慮。”

李瑤林頷首:“實不相瞞,那一塊區域我其實並不準備開發。應該說,我準備將那些地方規劃為生態保護區,禁止遊客進入,到時候會建立相應的防護網。只是我沒想到,還沒開始建呢,就出了這事。”

潘隊想的卻是,前天夜晚過來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個地方有什麽與眾不同之處,這次是大白天過來的,周圍的景色便一目了然。

這水質,說這片海域跟油市近海毫無關系也有人信呐!

聽說官方稱贊過行舟島的治汙成果,這次的海龜上岸產卵也可作為治汙成果的佐證。

他上報後沒多久,上面便表示了重視,文旅部門甚至都派了人過來,接下來必然會有一番大動作。

李瑤林打算將這兒設為生態保護區的想法聽起來似乎有些天真,可眼下那些龜蛋就在沙灘裏埋著,它們的存在就像是肯定了李瑤林的想法,讓人無法忽視。

沒過多久,如何處理這些龜蛋的結果也商議出來了。

油市沒有專業的機構可以孵化這些龜蛋,潘隊的領導決定先不動它們,不過為了防止有人進去偷蛋,島方必須要巡護,且執法支隊這邊也會派出人員來駐守,待上級進行進一步的商議,再給出更妥善的處理方案。

李瑤林自然是沒意見的。

另一邊,最早發現海龜們的舍長等人一邊吃著從便利店買的面包,一邊消化前不久才發現的令他們震驚的真相:“同樣二十二歲,人家已經是島主了,我們卻還在這裏虛度年華。”

舍長問梁穎:“你一點都不意外,難道你早就知道了?”

梁穎裝傻:“我之前也不確定,只是猜的。”

“不是,為什麽島主會是在島上開便利店的店長啊?誰能想到平平無奇的店長,竟然是島主?”

“就像掃地僧?”

“有內味兒了。”

梁穎問:“哎,你們說那些龜蛋會怎麽處理啊?”

“八成是送走,我剛聽說他們聯系了惠市海龜自然保護區的人。”

“那真的好可惜哦,如果能在這裏孵化,那我們再來的時候一定能看到很多小海龜。”

她們將這些事都發到了網上去,恰好有自媒體看到她們拍的視頻,給搬運到了網上,這下又讓行舟島的知名度往上提了提。

雖說很多人覺得海龜跟烏龜一樣都是龜,沒什麽稀奇的。可綠海龜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且這些都是野生的綠海龜,這麽多年來,第一次聽說它們到油市的沙灘上來產卵,對油市的市民而言,這是多麽稀罕的事啊!

油市市民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很少有周詳的旅遊計劃,出門遊玩往往都是臨時起意,這一刻忽然想去海邊走走,下一刻就會立馬把親戚朋友都搖出來,一群人嘩啦啦地就驅車去了海邊。

所以行舟島連日來發生的事,表面上只是在家族群這些社交軟件小範圍地傳播,實際上當它被頻繁提及的時候,就已經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張巨網,等時機成熟,就會呈現出爆炸性的效果。

本來就打算趁周末出門走走的油市市民在看到了新聞後,立馬想起了新開發的行舟島,哪怕海龜已經走了,可花幾十元來體驗一下海島的風景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昨天一班次下來還有二三十個空位的客船,今天直接坐滿。

李瑤林接到了老杜的電話,說很多人買了票卻沒法上船,現在正在鬧騰呢!

李瑤林:“???”

什麽情況?

原來客船的船票是不限時間和班次的,也就是說,當天買了票後,可以選擇任意一趟航班。然而午後這段時間的遊客是最多的,他們都想在13點登船,結果滿載了,剩下的人得14:30才能登船,他們認為等待的時間太長了,憑什麽讓前面那九十人先上船?

老杜等人也是有些不知如何應對,畢竟以前從來沒試過一艘客船坐滿的情況。

乾萊旅業的職業經理人也給李瑤林打了電話,他已經通知下去先加開一艘船,用渡輪將剩余的遊客送上島,後面則要按時段來售票,並且可以考慮往後周六日、節假日申請加開幾班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