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華國vs俄羅斯

哨聲響起,許鶴發球。

國際賽場和俱樂部賽場不一樣,每個國家帶來的自由人都是自己國家接球能力最好的選手。

因此,在雙方還未建立一定了解的情況下,許鶴絕不會將第一球送給對方的自由人,那無異於謂對方送分。

堵二傳的跑動路徑才是最好的選擇。

排球直沖俄羅斯二傳的面門而去,他不得不放棄跑動,伸手接球。

俄羅斯教練咂嘴道:“多漂亮的發球,多麽精準的判斷,多麽優秀的空間感,可惜不是俄羅斯人。”

-

第一球,俄羅斯二傳接得極為勉強,自由人和攻手只能通過下手墊球進行連續補救,勉強將球墊到了華國隊的場上。

機會球。

關注比賽的華國觀眾們初時看到這種球的時候還會激動一下,但看過這麽多許鶴的比賽之後,早就對這種球見怪不怪了。

李華的解說聲調也從一開始的歇斯底裏變得十分平靜,“啊,機會球。”

他用一種堪稱棒讀的平板語調陳述,“陳明昊穩定接球,許鶴長傳,盧哲後排進攻,成功抓住了俄羅斯攔網的空擋,1:0。好的,許鶴可以再發一球。”

【華子你怎麽了華子?】

【沒吃飯啊?喊大聲點!】

【把那個看到機會球會站起來狂叫的華子還給我!】

【李華,如果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李華對演播室內部屏上飄過的彈幕視而不見。

“許鶴的第二球會對著誰發?還是對著二傳發的,不過這一次俄羅斯二傳顯然已經有所準備!哦——球速太快,他準備得太慢,接空了!真可惜。”

【但凡你的語氣再稍微惋惜一點,我都不至於聽出來你在幸災樂禍。】

【看似站在俄羅斯立場,實際上是在給華國隊撐腰,李華,相聲解說的神。】

【第三球了,許鶴該不會直接把強隊削3:0來吧?】

【這場應該不會,這畢竟只是分站賽,算的是積分,我們現在的積分非常寬裕,在確定能進八強的情況下,徐教練和許鶴不可能會把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拼。】

【是的,小許隊每一次比賽都至少捏一個新技術在手裏,這次不知道是什麽。】

【他還有什麽能學的?所有二傳該會的他都會了,所有二傳不會的他也會了……】

【與其再往上提升自己,不如幫助教練提升提升隊友。】

【華國隊現在的弱點是體力和攔網高度,小許隊就算了,他那個身體條件能練到現在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但其他副攻和主攻打到第三局的時候就會開始疲憊。】

【其實已經很好了,國際賽事的強度大,我們累對面也累,這一批華國隊小將進步得很快,互相幫助著前進,我覺得體力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應該是攔網……我們的比賽很少有精彩的攔網出現。】

【華國隊的身高在國際上比較低,攔網基本上是靠小許隊來預判,一旦碰到他不在場,或者被別的手段牽制住……咱們的攔網強度就會立刻減弱。】

【什麽意思?我不懂。小許隊不就是判斷對方的二傳會給哪邊傳球嗎?傅應飛和王一民也可以做到這點啊。】

【對啊,判斷的壓力完全可以分擔給別人。】

【沒這麽簡單。許鶴在場上做的事情遠比我們想得更多。他不僅會判斷二傳往哪邊傳,還會判斷攻手起跳和進攻的時機,有時甚至能看出攻手的進攻方向。】

【這麽多?傅應飛不行嗎?】

【當然不行了!】

【許鶴是典型的二傳思維,天生的組織和指揮者,而且他動態視力好,空間感強,球商也高。】

【打個比方,許鶴在看比賽的時候會關注二傳該怎麽打,但是傅應飛在看比賽的時候會更關注比賽中的接應,學習他們的思路和打法,這兩個不同的位置雖然可以短暫的相互替代,但是像他們這種打了很多年的老選手,在球場上時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

許鶴這種戰術型的核心二傳基本上無可替代。】

【原來如此。】

【許啾啾原來這麽厲害嗎!】

【當然,這個屬於百年難遇的全能型二傳,如果他只是稍微優秀一點,那別國教練根本不會厚著臉皮派“間諜”去遊說各個負責人。】

【這麽說吧,王一民被別國教練邀請的時候我們基本不用擔心,因為別國教練雖然會開高價,但是不會離譜到哪兒去,那些誘惑依靠個人自制力可以抵禦。但是開給許鶴的條件會分外優厚,甚至會為了讓他改國籍無所不用其極,因為他們不僅想要讓許鶴打比賽,還希望許鶴做教練!】

-

第一局,25:20結束。

雙方打得毫無懸念。

華國隊勢頭正勁,在球場上哐哐亂砸。

因為有許鶴開路,所以很多時候俄羅斯的攔網和防守都會被調開,只能站在別處眼睜睜地看著傅應飛或者盧哲扣過來的球掉在自家的場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