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技術與身高(1)

翌日,比賽前。

華國隊在租用場館之內做最後的技術確認。

許鶴、傅應飛、王一民三人的互傳技術雖然還沒到絕對穩定的程度,但實戰中的平均到位率已經可以達到70%以上。

到位率和成功率不同,到位率的計算要求更為嚴苛,70%的到位率在國際上已經非常優秀。

教練組對於這樣的數據十分滿意。

隊內實戰到位率和賽場上的實戰到位率不是一個東西。對手越強,己方的到位率越低,這70%到了賽場上後恐怕很難維持,能有50%就算不錯了。

但這種出奇制勝的新戰術,玩的就是心跳,50%的到位率在國際上已經很高了。

許鶴自己追求完美沒什麽關系,他們教練不能陷入讓隊員追求完美的固有思維裏去。

“下午美國隊的隊長是他們的主攻,在全球普遍轉變成強力接應體系的情況下,他們還在使用單一進攻核心的戰術,他們的主攻也值得他們的教練這麽做。”

徐天陽在白板上貼出美國排球隊隊長的資料。

排球運動員們的視力極好,站在原地就能看清楚A3資料上顯示出的數值。

這位隊長的跳躍數據高達379,距離世界紀錄僅僅只差了10厘米,這個高度意味著華國隊的攔網對於他來說形同虛設。

“這就是美國頻頻選擇亞洲區域國家隊進行比賽的原因。”許鶴喃喃。

亞洲區域選手的身高普遍不如美國,而靜態天賦這種東西卻往往是邁入體育世界巔峰站台的標準。

很多打了多年排球的小將因為身高沒有到達標準線,反而沒有一天都沒打過球的“高級”新人能吸引教練的目光。

這種“急功近利”式的組隊方法短期之內的收益非常高。

但……

“你們可以把他們理解為傻大個!”

教練明亮的聲音在訓練場館的上空強勢地轉了幾圈,“除了硬扣和硬攔之外這個隊沒有什麽特別的戰術,大家攔不住的球可是適當放放,看看自由人能不能接,扣不過去的球也可以做打手出界,萬事都有解決的辦法。”

這是一場天才之間的較量。

勝者甚至可以決定今後排壇的走向。

華國隊以技術和球感球商之類的天賦為主,核心球員的身高甚至不在平均線以上。

美國隊以靜態天賦為主,球員個個人高馬大,力量強大,核心球員更是有接近世界紀錄的摸高點。

vnl的比賽球迷很多都買了前往觀看意大利和巴西對決的比賽門票。但業內人士紛紛來到了華國與美國的比賽場地。

許鶴甚至在觀眾席上看到了加裏波第。

這位前意大利國家隊總教練連自家隊員的比賽都沒去看,蹲在vip席位拿著手裏的數據記錄板,敬業至極。

環視一圈,周圍大多數都是退役後開始從事排球教育事業的熟面孔,還有一些帶著胸牌的排球管理協會的工作人員。

整個觀眾席的真球迷都聚集在西南方向的座位。

這個區域有個前伸的看台,坐在這個位置幾乎可以從正上方看到球場上的所有人,雖然看不清楚球員的臉,但卻是一個能看得清球還不會被球砸到的好位置。

華國排球論壇賽前前瞻。

李華在直播間裏說了些什麽壓根兒沒人聽,大家都在彈幕上瘋狂討論。

【怎麽回事,現場的氣氛怎麽如此僵硬!】

【一樓觀賽區坐一幫大佬啊,好多退役名將和世界有名的俱樂部教練,甚至連一些國家的排球社會化管理中心的官方人員都來了,個個都帶著內部通行證。】

【有一說一,大佬們還是很平易近人的,把看台位置給觀眾了,那個位置雖然離球場比較遠,但是是唯一能看清楚球的位置。】

【這不就是一半決賽嗎?】

【人在現場,只敢小小地揮動兩下小紅旗,根本不敢大聲講話,下面的氛圍太離譜了。】

【李華也不說話了……華生似乎發現了盲點。】

“這場比賽為什麽會如此值得關注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李華笑嘻嘻地說。

【……】

【他絕對知道為什麽,但就是不說!】

【李華這個人看似很皮,但是實際上業務能力和眼力見兒還是很強的,一定是發現了什麽不好說的。】

李華:“現在是排球運動員進場,美國雖然是東道主,但他們的球迷卻好像不是特別的熱情。咱們的運動員進場的時候看台上的觀眾們倒是歡呼了一下,但是也很收斂。”

【李華的雙標,美國球迷:不熱情,華國球迷:很收斂。】

【論臉還是咱們華國的精致,美國那邊……emmm,不太符合審美。】

【咱們這一屆排球運動員的顏值和實力一樣能打好伐!小許隊這個臉,轉戰男團一點問題沒有,東方古典美男,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古時候那種能文能武的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