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3頁)

薛氏輕皺了一下眉,問道:“她聽清楚了?”

周媽媽點頭:“確認了好幾遍的。”

薛氏點點頭道:“你先下去。”

周媽媽離開後,屋中又只剩下父女三人。

戚國公顯得有些煩躁:“不用多說,年後就讓白芷入謝府,就這麽定了。”

薛氏厲聲道:“絕對不行。”

戚國公擰眉道:“你若沒有更好的法子,就別胡攪蠻纏耽誤正事!”

薛氏看了一眼女兒,眉眼間染上一層郁色:“我剛剛還真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法子。”

戚白玉陡然擡頭看向母親。

薛氏緩緩開口道:“我今兒一直派人留意謝塵在府裏的動向,正巧劉二家的在園子剪枝的時候,撞見了謝塵和他那個隨從,聽到了他們說話。”

戚國公疑惑道:“你還派人去跟著他了,聽到什麽了?”

薛氏看著自己的女兒,抿了抿唇,神色有些異樣,聲音有些低:“她聽到謝塵身邊的那個隨從說,三房的那個庶女叫白歌的,長得有些像雲鶯那丫頭。”

“什麽?”戚白玉陡然站起身,衣袖將桌上的茶杯帶倒在地上,碎成一片。

她卻全沒在意,仔細回憶起那個三房淑女的長相,卻發現腦海內一片模糊。

自三房的人回京,她就沒見過幾次,就算見了也不曾正眼打量過,此時竟有些想不起來,那三房的庶女長什麽模樣。

半晌後,她蹙眉道:“便是與那個賤婢長得像又如何——。”

話到一般,她忽然轉頭,看向自己母親,聲音略顯尖銳:“娘的意思是說那個庶女——”

薛氏臉色發沉點了點頭。

戚國公皺眉不耐道:“你們母女倆這在打什麽啞謎呢?”

薛氏瞥他一言道:“明日你把你三弟找來吧,他不是一直想在丁憂後補一個京城的缺麽?”

戚國公看著自己的妻子,眉頭蹙的更緊,默然不語。

·

白歌此時正坐在嫡母寧氏的院子裏吃晚飯。

她腦中想著寧氏為什麽會忽然叫她來吃飯,心裏有些打鼓,雖然以她對紅杏的了解,應該不會向寧氏泄露什麽,可還是忍不住有些擔心。

寧氏膝下無子,戚三爺三個兒子三個女兒都是妾室所出,寧氏也從沒特意要將哪個妾室的孩子抱到自己屋裏養,她性情有些冷淡,但對家裏幾個孩子向來一視同仁。

雖說算不上多慈愛關懷,但生活上各方面也從來沒差過。

尤其在對子女品性上的教養,頗為嚴格,白歌小時候也曾因犯錯被寧氏狠狠責罰過,也正因此,蘇姨娘十分不願意將軒哥兒交給寧氏教養。

白歌懸著一顆心和嫡母吃完了飯,腦子裏也已經把萬一被寧氏發現那封信之後的應對方法過了七八遍,等著丫鬟們都撿完了桌,重新上了茶,寧氏才開口。

“前幾日裴家遣人來信,說是想等春闈放榜後就來府上給裴桓提親。”

白歌心中一定,忽然想起下午時候蘇氏和她談起裴家要來提親的事。

寧氏原來是為了這事找她。

寧氏神情平靜的看著她,問道:“這事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白歌抿了抿唇,沒說話,腦海中卻回憶起了和裴桓的相識。

她九歲那年,寧氏為了家裏幾個孩子的學業,特意請了淮安府有名的鄒夫子來給戚家教書。

鄒夫子提出了一個條件,他若是來戚家教書,便要把他的得意弟子也帶上,稱他那弟子是個不世出的經世之才,萬不能耽誤了,寧氏自然不會拒絕這小小的請求,裴桓就這樣來到了戚家讀書。

彼時裴桓十二歲,清秀俊俏的像個小姑娘,卻是遠近聞名的少年天才,教過他的夫子都誇贊他有文曲星之相。

於是,她在學堂跟鄒夫子念了三年書,也就和裴桓做了三年的同窗。

十二歲時,她的年紀不好再去學堂和男子一起讀書,兩人便很少再見面,卻還會有書信往來,討論的也多是詩詞棋譜一類,她常覺得裴桓與她便如書中所說的知己一般。

直至去年裴桓府試拿了頭名,成了解元,第二日便遞了封信給她,信中自然說待春闈殿試之後,他就要上門提親。

白歌當時被嚇了一跳,卻又在回過神來後,沒來由心裏湧上一絲喜悅。

寧氏見她不說話,心裏大致也就明白了幾分。

“既然你自己心裏願意,我這做嫡母的也不好攔著。”

寧氏淡淡道:“你自小便是個聰慧有主見的,但有些話我還是得提點你,裴桓性子溫良,只有一個寡母,我接觸過兩回,是個嚴肅刻板的人。他這家世,於你來說,屬實算不上良配。”

白歌心頭微暖,輕聲道了一句:“母親心意,孩兒明白的。”

寧氏對她這一番話全然是好意關懷,也是怕裴桓母親不好相處,自己會受委屈。